在文山市,壮族布傣支系世代流传着一种独特的舞蹈——纸马舞,这种源于壮族古代战争、祭祀和爱情传说的舞蹈,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牛头寨,有一位女性正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文化遗产,她就是文山市人大代表、壮族纸马舞第四代传承人——陆远兰。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新平街道里布嘎村委牛头寨的广场上已响起清脆的马铃声。陆远兰身着壮族传统服饰,与几名老少队员跨上纸马,在她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奔腾、嘶鸣、踢脚、刨地……一个个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动作,将千年传说舞动得栩栩如生。
1970年出生于高末村的陆远兰,自幼在纸马舞的鼓点中成长。她说:“小时候看寨里老人跳纸马,觉得那马铃铛声是世上最动人的音乐。”于是便跟着老人亦步亦趋地学,粗粝的竹马骨架磨红了小手,却磨不灭她眼中跳跃的光亮。当时的她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领舞的传承人。
28岁嫁到牛头寨那年,陆远兰迎来了命运转折。那年,她正式拜省级传承人何永琼为师,系统学习纸马舞的全套动作、民歌演唱和木鼓伴奏技巧。勤奋好学的她很快在培训中脱颖而出,成为何永琼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市人大代表 陆远兰
2006年我成为壮族纸马舞第四代传承人,肩上负担的不仅仅是队长的职责,更是一千年的文化重量,我希望可以让纸马舞发扬光大,让纸马在新时代跑起来。
成为继承人19年来,陆远兰始终致力于纸马舞的推广与传播,进小区、进校园,牛头寨的操场上、各村的百姓大舞台上,总能看到她忙碌而热情的身影,她的徒弟名单也越写越长,从6岁的王友丁到52岁的王华仙,从高末村到老保黑村,“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愿意教。”她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清亮的话音如同奔跃的马铃,清脆而坚定,回荡在每一个她传授过技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