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理论创新力量 探寻园区发展路径

汇聚理论创新力量 探寻园区发展路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系列示范宣讲活动弥渡产业园区专场侧记



8月21日上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系列示范宣讲活动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产业园区,围绕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州、县联动方式,汇聚专家学者、园区管理方、入驻企业的理论创新力量,分别从理论支撑、政策落实与园区实践三个维度展开访谈式宣讲,在追问与剖析问题中探寻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找准用好优势 精准招商扩园




“要找准和用好比较优势。”宣讲一开场,大理州示范宣讲员、中共大理州委党校政治与法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杨宗一语道出关键,从党的创新理论的层面解读了弥渡产业园区紧抓机遇赶超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为下一步工作“把脉开方”。他表示:“要大力发展‘绿电+先进制造业’,加快低碳园区、零碳园区建设,充分体现大理的绿电优势和低碳价值,不断扩大园区比较优势。”



“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谋定而动、精准招商,也是弥渡产业园区实践的有效经验之一。”弥渡县宣讲员、云南弥渡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禹富说,从2021年开始短短4年时间,弥渡产业园区势如破竹,实现一项项突破:国药器械、明峰医疗、伟创医疗、麦仆科技等28家数字健康企业落地园区,2024年园区营收突破61亿元。从传统工业到正在崛起的“西部医疗健康产业新高地”,弥渡产业园区如何一步步转型突围?靠的就是精准招商。


打造产业集群 助力新质生产力




“园区通过引进国药集团打造医疗器械全产业链,引进东方美谷“西部健康谷”打造美丽大健康产业集群,引进浙江持正股份打造乳胶产业集群,引进上海龙之吟打造大理智算产业集群。”禹富说,园区与奉贤区在上海虹桥成立“奉贤—大理沪滇协作商务中心”,搭建起园区在上海招商引资、企业推介、商务洽谈的新平台,用好上海的人才、管理、研发等优势,助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为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我们不仅看中弥渡沪滇产业园区是目前云南省唯一一个医疗产业园区,也看中云南面向东南亚市场的区域优势,我公司在此建厂不仅能辐射东南亚,也填补云南高端CT/PET机制造空白。”弥渡县宣讲员、云南明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汪涵说。


多元开放协作 优化营商环境




谈到开放协作时,禹富介绍,弥渡县与上海奉贤区共同成立了“奉贤—大理沪滇协作商务中心”,搭建起园区在上海招商引资、企业推介、商务洽谈的新平台,积极探索“上海企业+弥渡资源”“上海企业+弥渡产品”“上海总部+弥渡基地”“上海研发+弥渡制造”等多元协作模式。杨宗认为,园区要以长坡岭片区为对外窗口,持续推进沪滇合作共建产业园,扩大招商实效,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医疗器械企业入驻园区。



“4年来,园区投入资金17.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8个,加快园区水、电、路、气、网等‘八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化厂房16万平米。”提到基础设施建设,禹富如数家珍地说,弥渡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和园区管理服务,通过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个责任部门、一套办理流程、一个责任清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形成“政府推着企业跑”的良好工作作风。弥渡县宣讲员、云南橙色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楚滨表示:“在园区的积极帮扶下,企业装修建厂30天完成,申报获取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仅用了45天。”



本次示范宣讲还面向参与的企业、职工代表广开言路,进行现场问答。“在这些高科技企业就业需要什么技能?具体有哪些免费培训?”“园区对入驻企业有哪些优惠政策?”“初创企业规模和实力有限,难以同国际展商竞争,园区能否帮助初创企业参与到联合布展等活动中?”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浅出,宣讲活动紧密契合园区发展实际,生动彰显了大理州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通讯员:周应良段苏航

编辑:刘林灵

责编:邢雅丽

终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