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胜县顺州镇阳保村委会大树春村头有一棵百年老皂角树。
粗壮的树干布满皲裂的纹路,像老人手背的褶皱,每一道都藏着岁月碾过的沧桑,成为时光最忠实的见证者。无数条盘虬卧龙般的根须,死死咬住大地,青苔与落叶在根须间缠绵,那是她与故土无声的守望。
树冠如巨伞撑开,把每一个夏日烈阳剪碎成金箔,簌簌落在地面。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绿叶,在红墙老屋上洇出斑驳的光斑。
蝉鸣在叶隙间此起彼伏,恍惚间,总能听见童年时孩童们围着树干追逐、把皂角荚当玩具抛接的笑闹声。
听村里上了年岁的老人讲:每年皂角树都会结满一树皂荚果,那是给予全村人最无私的馈赠。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肥皂、洗衣粉,村里的妇女会摘几个皂荚放水里一揉当肥皂洗衣服,既环保又生态,洗干净的衣物还留存一股淡淡的皂荚香。皂荚果成熟了,村民们采摘回家,剥出皂角豆,煮银耳粥,滋养身体,老辈人说,“喝了皂角银耳粥,连冬天的寒风都吹不进骨头缝。”
如今,生活已然富足。皂角树不再只是生活工具,更成了村民心里的“风水树”“乡愁树”。
红墙褪色,纸页泛黄,唯有皂角树依旧。她用百年的葱茏,替故乡留住了所有的晨昏与故事,让每一个归来的人,都能在它的荫蔽里,触摸到记忆深处最柔软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