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憨口岸,运用人工智能,进口1车水果,最快5分钟就能办结海关手续,比过去快了10倍以上;在楚雄,“火把节”盛况通过央视频,联合柬埔寨等国的媒体同步直播,覆盖面超过1亿人次;在西双版纳,“泼水节”通过抖音国际版,吸引越南、老挝青年线上泼水祝福……美丽的风景、多彩的文化,让众多中外网友持续了解和关注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彩云织网,安全同行。在七彩云南,网络安全保障有力,护航数字经济稳定发展,正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9月15日上午,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云南昆明开幕。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致辞中,围绕“幸福路”“防护网”“连心桥”三个关键词,分享了云南实践。从中可以读懂网络安全在云南所具有的特别意义:
安全、便捷的网络铺就了边疆各族群众的“幸福路”。云南山高谷深,曾因信息不畅制约发展。近年来,云南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7万个5G基站,全省1.5万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凭借安全便捷的网络和智慧高效的物流,高原特色农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截至2024年底,云南已建成124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227个乡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和7786个村级服务网点,农户通过电商直播,把鲜花、咖啡、茶叶、蓝莓、牛油果等土特产,卖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2024年,全省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35.4亿元,同比增长20.53%。
安全、智慧的网络织密了绿水青山的“防护网”,开辟了生态保护治理新途径。在大理建成的“数字洱海”系统,5年累计汇聚水文、水质等各类数据42亿条,发出水质预警1000多次,实现快速定位和处置污染源;在西双版纳建设的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24小时跟踪大象的活动,大象生病或者遇到危险,人类能第一时间前往帮助;如果大象进入村庄或农田,工作人员也能迅速发现并通知群众转移,人象关系更加和谐。这些年,云南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湖泊、森林、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从过去主要靠“脚力”,转变为现在更多靠“算力”,加固了生态保护的“数字屏障”。
安全、开放的网络架起了区域交流合作的“连心桥”,“数字丝路”成为“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联通方式。云南大力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建成13条跨境光缆,网络通信直达老挝、缅甸等国家,“数字高速公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快,为云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注入了强劲数字动能。2024年7月,昆明市获批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成为中国新增的首批全业务局之一。不久后,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地区访问南亚、东南亚乃至欧洲、非洲等地的数据无需再绕行北上广的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可实现从昆明直达目标国家或地区。
安全、便捷、智慧、开放的网络,是云南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新优势。智能时代,奔涌向前;网络安全,民心所盼。让我们携起手来,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掌握防护技能,共同筑牢网络安全屏障,以高水平网络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网络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都市时报
评论员:许建龙
编辑:冯颜
审核:陈唯一
终审:付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