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大理经开区以“增绿提质”为主线,围绕“绿美、宜居、特色、韧性”要求,持续推进“补植增绿”“立体绿化”“道路病害治理和灯光亮化”“闲置土地绿化”四个专项行动,打造了云岭大道、机场路、大凤路三个重点片区和多个重要节点。通过规划建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留白增绿等方式,“推窗见绿,行路有荫,出门进园”已成寻常。

园区深入开展道路景观提升改造,重点突出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彩化,对城市主要道路及节点进行“增量、添彩、补差、提质”,扮靓城市环境,提升城市颜值,描绘产城融合新画卷。


打造智慧化景观道路
开展城市照明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拉网式巡查,加大维修力度,对故障问题及时修复;创新应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完成龙山东路、通海路、苍山路、红山路等共5123盏灯杆、15872个灯头节能改造,实现城市照明“节能降耗、智慧管控、安全管理”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实施机场路(滨海大道至红山路段)路面病害治理、大凤路路灯及附属设施维修等项目,避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实施精细化一体管护
“加”——增绿补植:对绿化稀疏区域进行土壤翻新及苗木更换,自绿美行动开展以来累计补栽乔灌木2800余棵、草坪地被7.3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量得到显著提升。“减”——精修细剪:对乔灌木、绿篱、草坪等绿植进行精细化修剪,确保树形美观、绿篱线条流畅、草地平整。“乘”——浇水施肥:根据季节特征和气温变化,科学安排洒水车、水管、喷带浇水频次,确保苗木水分充足,灌溉全覆盖,并适时开展绿地施肥复壮,提高苗木生长率。“除”——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持续加大病虫防治力度,全面治理高温下的绿植病虫害。




建设高品质绿色空间
结合城市更新,以开展城市功能提升、环境综合整治等为抓手,建设高品质绿化空间。对区内主干道路、公园及重要节点裸露土地、花草树木枯死等问题进行摸底排查,组织园林工人见空补绿、浇灌养护,持续性开展补植补栽工作,实现绿化、美化双提升。在重要道路两侧因地制宜栽植时令花卉,精心设计、布局、种植、养护,打造滨海大道、机场路等景观道路,达到四季常开、花色绚烂的效果;在春节、国庆等重要节日,通过绿雕、花箱、地栽花卉、微景观等多种方式,营造浓郁节日氛围,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海东环岛生态修复、机场路西段绿化提升改造等项目,打造疏朗通透、缤纷多彩的道路景观。高标准建成22个精品“口袋公园”,满足群众休闲需求,完成绿地建设约8.52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85平方米。


在持续优化城市生态本色的基础上,大理经开区构建了政府主导、专业公司运营的绿化管护一体化模式,从日常保洁、养护、垃圾清运、运营管理等多维度,实现城市绿地可持续、常态化的有机更新。下一步,园区将按照“应绿尽绿、见缝插绿”工作要求,在“精”字上下功夫,在“美”字上做文章,积极推进绿化美化项目实施,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交出城市建设“绿色答卷”。

来源:“国家级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微信公众号
编辑:褚雪琴
责编:迟晓娟
终审:杨稀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