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旅游警务”改革、守好群众“钱袋子”......禾汝林做客《大理州政协委员访谈录》




第147期《大理州政协委员访谈录》






点击上图回看直播


10月16日上午11点至12点,第147期《大理州政协委员访谈录》邀请政协大理州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大理州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禾汝林,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本期上线嘉宾


政协大理州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

大理州公安局党委委员

副局长

禾汝林


本期热点话题



深化“旅游警务”改革

“机制创新”,让警力跟着游客走。大理州公安局构建了“全时全域全警”的旅游警务体系:建了795个社区、农村警务室,1157个行政村都配了驻村辅警,在古城、双廊、喜洲等热门景区设置了12个“旅游快警点”,在洱海组建“海上快警点”,并且每个快警点还配备了3至5名执勤警力。对接报的涉旅警情第一时间就近受理、快速处置,实现“纠纷快调快处、事故快勘快赔、案件快交快办”,确保游客安心出游。


“立体巡防”,实行“一景一策”。在重点时段设置“潮汐布警”“夜间勤务”。2025年暑期,大理州公安局还抽调了3120余人次机关警力下沉一线,在交通要道、景区门口执勤,确保“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让游客随时能看到“安全感”。同时,按照“1、3、5分钟”处置要求,划定了126个“双快”处置区,不管是游客丢东西、起纠纷,还是遇到紧急情况,民警都能快速到达场。


“服务为先”,让游客感受“家的温暖”。提出“民警就是导游、交警就是路标、执勤就是风景”的理念。在景区入口、游客中心设了警务咨询点,提供寻人、失物招领、旅游咨询服务;在古城、喜洲等5个旅游小镇安装了公安自助设备,今年上半年,就有200多名游客通过自助设备办了临时身份证明。


建立“阿鹏调解室”。大理州公安局有懂方言、熟悉民俗的民警当调解员,专门处理涉旅纠纷。2025年以来,已调解3400多起涉旅纠纷,基本做到“纠纷不过夜、游客不窝火”。


成立女子交巡警队。20名懂英语、会急救的女民辅警在古城巡逻维护交通秩序,不仅能给游客推荐景点,还能讲解安全知识。


“专项整治”,让游客玩得“放心踏实”。联动市场监管、文旅、消防等部门,聚焦游客“吃住行玩购”,重点整治乱象。大理州公安局开展“昆仑—2025”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食品药品快检室,同时定期抽查景区周边餐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制定民宿管理细则,严格审核民宿资质;整治环海路、大丽路的3118处道路隐患,今年以来查处酒驾醉驾3382起、“飙车炸街”1936起;联合文旅部门开展520次联合执法,检查涉旅场所1277个,有效打击了“拉客揽客”“强制消费”等行为。今年已查处163起涉旅案件,净化了旅游环境。


“守好钱袋子”



大理州委州政府把反诈当成平安建设的“头等大事”。为此大理州成立专项工作组,投入800多万元建立了反诈中心,购买了互联网数据服务支撑打击。


按照公安部“四新”理念,大理州公安局建立了“1+7+N”警务实战体系,整合了公安、通信、银行、美团等多方数据,投入170多万购买了“云镜”“猎刃”等7个数据服务平台。如反诈专家时文康首创的“现金拦截预警小程序”,2025年以来,通过该程序,大理州拦截被骗案件43起,保住现金270多万;止付涉案资金6.04亿元,冻结5542万元,帮群众挽回损失1420多万元。


从全局选拔精干力量,通过“实战轮训”培养人才。近年来,大理州公安局累计输送反诈专业民警100多名,培养出了不少“专家型人才”。侦查队伍,从以前的“不会研判、不敢打”,变成了“受案即研判、抢着去查证”。


坚持“大案必倒查、风险每周分析”,发动网格员、保安员、外卖小哥当“前哨”。2025年以来,大理州公安局封停涉诈手机号4100多个,查处900多名“两卡”(电话卡、银行卡)违法人员,打掉27个“两卡”团伙,有效遏制了诈骗分子的“作案工具”来源。


2025年以来,全州电诈案件数、损失数同比下降10.5%和0.39%,50万以上的大案今年只发生了1起,比去年减少了91.67%。


编辑:刘林灵 阿苏越

责编:李婧

终审:苏建东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