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融媒体中心开设
【大理州好医生·好故事】专栏
集中展示大理州奋战在医疗战线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事业无私奉献的
典型医疗卫生人员的先进事迹
一起走进今年的医者楷模故事......
大理州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医师、大理大学兼职教授,深耕甲状腺与乳腺外科领域二十余年,以其精湛医术和科研创新成为滇西地区该领域的重要学科带头人。
他擅长乳腺癌保乳手术及微创甲状腺手术,2023年带领团队完成滇西首例“V-Y背阔肌肌皮瓣胸壁缺损修复手术”,并常规开展侧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显著缩小手术瘢痕,推动区域诊疗进入“微创化、精准化”阶段。
刘洪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七项,重点研究乳腺癌脑转移机制与靶向治疗,其课题首次揭示组胺代谢在相关转移中的关键作用。他主导的曲妥珠单抗真实世界研究为国家医保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篇,含SCI及核心期刊多篇。
作为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癌症防治专家委员,他发起“烽火计划·大咖查房”项目,深入县级医院开展义诊、带教及技术指导,连续四年举办乳腺癌规范化诊疗培训,累计培训基层医生400余人次,牵头制定《大理州乳腺癌规范化诊疗路径》,显著提升区域乳腺癌生存率。
他推动科室构建“乳腺癌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年手术量超1500台,四级手术占比65%,并注重人才培养,科室获CSCO“乳腺癌规范化诊疗实践中心”认证。刘洪始终坚守医者初心,积极投身科普宣传,致力于将优质医疗服务和专业健康知识带给更多患者和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使命。
大理州人民医院“银龄医师”杨龙是医院肿瘤专业首席专家、主任医师,2020年入选大理州“苍洱霞光人才”计划。他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曾任原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承担过10余项军内外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专著5部,多次获得军队科技和医疗成果奖,荣立三等功2次,并享受全军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2017年,杨龙放弃外地高薪聘请,毅然返回家乡大理,加入大理州人民医院。他长期致力于肿瘤放化疗、生物治疗及精准医学实践,开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转化研究,擅于处理复杂病例,推动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及放射治疗副反应防控项目开展,并推动多学科协作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他探索治疗瘢痕修复、血管瘤的新方法,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显著提升了科室诊疗能力,为医院肿瘤科成为省级重点专科奠定基础。
在科研方面,他完成多项放射性损伤防治课题,如《放射性直肠炎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获州卫健委新技术新项目奖5项,坚持科研贴近临床,致力解决患者实际需求。
目前,杨龙担任滇西医疗中心运营筹备组副组长,积极参与设备参数制定、招标采购及专科医院建设,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经验与智慧。作为“银龄医师”,他持续投身临床、科研与管理工作,不断助力提升区域肿瘤诊疗服务水平。
中共党员,儿科副主任医师,现任大理州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及大理州医学会副会长。2006年毕业于大理学院临床医学系,自此投身妇幼健康事业十八载,始终坚守临床一线。
他曾先后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修,2017年任儿内科主任,带领科室获评“先进科室”。2018年率先开展“新生儿换血技术”,填补州内空白;次年任新生儿科主任,创建大理州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创新推行“新生儿主动转运技术”,将救治成功率提升至99%以上。他牵头成立大理州医学会新生儿专业分会,促进区域学术交流。2022年,儿科成功通过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验收。2023年,他荣获全州妇幼健康技能大赛危重新生儿救治第一名,并在省级大赛中获得第三名。
同年担任副院长后,他分管医疗、医保、财务及公共卫生等工作,推动医疗质量提升与服务优化。上线“码上办”服务平台,优化12项就医流程;推动“云南省儿童救治体系大理分中心”建设,开设儿童夜间急诊、PICU及8个专科门诊,成功申报5个省级妇幼特色专科及2个省州级重点专科。2024年,医院门诊量、出院人数、手术量均显著增长,患者满意度达93%,医保基金管理规范,便民措施落实到位。
在公共卫生领域,他聚焦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2024年实现孕产妇零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3.73‰,婴儿死亡率降至2.63‰,多项公卫指标超额完成。2025年赴上海市儿童医院研修,进一步拓展管理与服务能力。
十八年来,张红从临床守护者成长为管理创新者,始终以仁心与专业推动大理州妇幼健康事业发展,践行守护母婴安全的初心与使命。
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造口治疗师(ET),现任大理州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护士长。2003年毕业于大理大学护理专业,中共党员。她擅长小儿外科护理、儿童伤口造口护理及儿科危急重症护理,尤其在难治性、慢性及坏死性伤口处理方面具有专长。现任云南省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失禁专委会委员、大理州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及州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工作22年来,高学燕深耕儿科护理,先后赴上海、西安、重庆等地进修,取得“云南省儿科重症专科护士”、“国际造口治疗师”及“高级育婴师”等资质。2023年,她主导开设伤口造口护理专科门诊,引进湿性愈合等新技术,有效提升慢性创面处理与急危重症抢救水平。疫情期间,她带队支援海东方舱医院,获“优秀感控员”及“抗疫履职优秀个人”荣誉。
自2017年任护士长以来,她带领科室通过优质护理验收、省级重点专科评审及三级甲等复审。主持院级课题1项,开展新技术1项,发表论文9篇,参与编著2部,多次在各级继教班授课,培训医护人员千余人次。她还参与大理州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评审,助力基层医疗发展。高学燕曾连续三年获“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优秀护士”“优秀志愿者”及州卫生健康系统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等多项荣誉,是区域小儿外科护理发展的核心骨干。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1978年3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2001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坚守精神科临床一线,在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方面经验丰富。曾赴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进修,发表省级以上论文8篇,其中1篇发表于BMC Psychiatry。
她积极参与院内教学,承担新入职医师、规培生的带教工作,为医院培养多名医疗骨干;多次深入县乡中小学开展心理讲座,被聘为大关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校外指导教师及大理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评估专家。致力于重性精神障碍防治,指导帕利哌酮长效针剂使用,参与筛查、诊治、残疾鉴定及帮扶工作,长期担任大理州精神残疾鉴定专家。
作为医院医疗应急救援队队长,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冲锋在前,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2021年获医院“先进工作者”,2022年医考评为“优秀个人”,2024年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12月取得主任医师资格。始终坚持合理诊疗、廉洁行医,注重科室资源优化与流程改进,通过“老带新”机制促进年轻医师成长。二十四年来兢兢业业、不忘初心,以专业和仁心为精神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自1997年加入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护理岗位,近三十年来始终坚守临床一线,以勤勉、专注和爱心诠释“白衣天使”的职业精神。她曾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云南省药物依赖康复中心等多地进修,不断增强专业实践与应变能力。发表省级以上专业论文及科普文章10余篇,如《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分析及护理对策》等,注重将所学所悟用于实际工作和同行交流。
她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为工作标准,不仅悉心照料患者,还耐心安抚家属情绪,积极搭建医患信任桥梁。定期组织家属座谈会,细致沟通病情与护理进展,化解误解与顾虑。在护理业务上,她熟练掌握各类精神疾病护理要点,能精准识别病情变化、预判风险并及时应对,多次妥善处理患者急性症状,营造安全有序的病区环境。
作为护士长,赵雪梅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组织业务学习与技能考核,鼓励继续教育。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重倾听与关怀,营造积极和谐的团队氛围,带领科室在疫情期间保障患者护理与防控安全,多次在“品管圈”和“心理健康宣教视频”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她曾荣获州、市级“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并获“连续三年履职考核优秀记功奖”。
二十八载坚守,十三年引领,赵雪梅以专业、爱心与担当,为患者点亮希望,为团队凝聚力量,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与高尚的职业情怀。
现任大理州中医医院中医康复科医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3年。他于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党性引领医德修养,恪守“患者至上”原则,耐心倾听患者需求,年均获感谢信、锦旗10余件,连续12年保持零投诉、零违纪记录,多次获院级“优秀党员”“十佳医生”及2021年“大理州卫健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在骨伤科工作十年后,他带领团队融合中医伤科、针灸及西医止痛技术,创建大理州首个疼痛康复科,门诊与住院量连年增长10%。他组织团队研习《黄帝内经》等经典,深化推拿、艾灸等传统疗法,同时引入现代康复技术与设备,构建“中医辨证+现代评估”模式,融合汤药针刺与神经调控技术,显著提升疗效。科室先后完成州级及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并牵头成立大理州疼痛质控中心和中医康复质控中心,推动区域诊疗规范化。
杨卫华谦逊务实,将荣誉归功于团队协作,未来将继续以热情与专业坚守临床,为科室发展、患者康复及中医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现任大理州中医医院心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兼职教授。从医三十年来始终坚守临床一线,曾担任急诊科主任,具备丰富的急危重症救治经验。2011年带领团队组建脑病科,并将其发展为云南省中医重点缺血性中风专病科室及大理州脑病重点专科;2017年牵头成立心脑病科,系统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熟练实施急性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溶栓等关键技术,擅长多种心脑血管急危重症的救治。
他积极推进多学科协作与远程会诊,不断提升疑难病诊疗水平。主持建成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与省级医疗中心,并成功通过多项认证。引进并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ICD植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等新技术。科室多次承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获多项全国和省级荣誉,并建立两个专家工作站。
刘振琪深入开展基层帮扶,协助弥渡县中医院建设心衰中心,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积极推动心脑病防治公益宣传,科室多次获得中国卒中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表彰。个人荣获“三十年贡献奖”“优秀医师”“大理州中医医院首届名医”等多项荣誉,并获高血压中心优秀指导专家、中国卒中学会优秀志愿者等奖项。发表多篇论文,其中3篇入选全国会议会刊,1例入选中国中医药临床十大案例。
社会任职涵盖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会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等,担任脑病、心血管、络病等专业领域专家,并参与多项评审与鉴定工作。
大理州中心血站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作风务实,能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党办期间,负责的党建、党风廉政及意识形态工作多次获评优秀,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验;先后经历业务轮岗与驻村扶贫,均能快速适应角色,出色完成任务。她起草出台了《大理州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发表5篇专业论文,并在多家主流媒体发表文章。
责编:字昕
终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