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文物点——洱源县凤辉桥 | 大理文物说

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之际,大理州融媒体中心“大理文物说”专栏,继续带大家透过这些散落于苍洱各处的“时光之眼”,窥见大理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今天,一起了解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大理州新发现文物点——洱源县凤辉桥


【大理文物说】

洱源县凤辉桥

凤辉桥位于洱源县凤羽镇凤翔村委会,横跨于白石江上,始建年代不详。原桥为木质结构,是凤羽镇内古驿道必经桥梁。

因白石江水经常泛滥,凤辉桥屡次被水冲毁,村民屡次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经过三次重修,并将桥体重修为单孔石拱桥。2019年,当地政府又在石桥上增修了桥廊和桥亭,整座桥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

凤辉桥平面呈矩形,为南北走向,通长22.32米,通宽4.433米,由桥身、南北桥亭、桥廊和引桥组成。桥身为石质结构,单孔石拱架,跨度12.18米,拱高3.6米。桥面由乱石铺就,中间设引马石。

南北桥亭和桥廊均为砖木结构,桥亭式样均为歇山顶青瓦建筑,面阔一间,檐下饰斗拱,出三跳。桥廊为青瓦顶建筑,面阔五间,两侧设美人靠。南北均设引桥,引桥均为乱石砌筑至驳岸。南引桥6.6米,北引桥为10.5米,北引桥下设拱洞,其拱长4.6米,拱高2米。

整座桥古朴典雅,是凤羽镇茶马古道上重要桥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资料来源:大理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迟晓娟 施晓倩

责编:字昕

终审:苏建东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