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枝头到舌尖再到田间课堂!大理这个农场,把苹果玩出N种花样

踏入洱源三营镇永乐村的不方农场

会发现这里的苹果竟然如此多变

枝头的苹果不只传递自然的甜意

它们在匠心巧思下

变作满是果香的脆片

或是酿成酸甜醇厚的酵素

就连果园本身也突破了传统定位

成了亲子游、研学游的“宝藏地”



红果飘香销四方

作为洱源凌福苹果有限公司旗下的农场,不方农场总占地面积达210亩,其中苹果就种了180亩。这里种植着红玫瑰、维纳斯黄金等多个品种,其中红玫瑰苹果那可是相当“抢手”,占比达到了60%,其甜度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眼下正值盛果期,果园里红扑扑的果子压弯了枝头。在打包车间,工人们正麻利地分拣分装苹果。每天都有2-3吨苹果从这里出发,奔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这部分销量占了总销量的35%。剩下的苹果则通过电商渠道,销往东北、西北。




产业链不断延伸

农场负责人凌体超深知,要想让苹果产业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于是,他带领团队积极探索苹果深加工领域。


目前,农场生产的苹果脆片每日产量可达200公斤,凭借酥脆可口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年销售额突破30万元。而苹果酵素更是农场的明星产品,坚持不添加防腐剂,以纯天然的制作工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回购率高达90%。通过深加工,苹果的“身价”倍增,实现了从传统农产品到高附加值商品的华丽转身。




研学旅游助成长

农场不仅在苹果种植和加工上独具匠心,还充分挖掘果园的“研学基因”,大力发展研学旅游。


近两年来,农场主动与北上广深等多家研学机构合作,围绕“生态苹果的一生”“除草大作战”等主题,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孩子们在农场里,可以亲身体验除草、撒草籽等农事活动,使用测糖仪和测土配方仪器探究不同苹果品种的奥秘,参与苹果脆片的制作过程,甚至尝试用苹果皮制作天然染料和酵素。这种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




每年暑假,农场的研学营都备受青睐。2025年暑期,农场共接待研学团队19批次,总计950人次。许多北上广的家庭专程带孩子来到大理,将农场研学纳入亲子旅行计划。此外,周末的亲子游活动也十分火爆,家长和孩子们在果园里共度美好时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打造田园综合体

对于农场的未来发展,负责人凌体超有着清晰的规划。


• 一产优化: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种植理念,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提高苹果品质,为市场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水果。


• 二产拓展:围绕苹果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如青梅苹果、苹果脆脆片等健康美味的零食和饮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 三产提升:重点发展亲子游、夏令营等旅游项目,加强与周边地区及省内外市场的合作,扩大营销范围。同时,深入挖掘农场文化内涵,讲好基地故事,打造集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助力乡村振兴

农场的发展,不仅为自身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场固定雇用6名员工,全年季节性用工量达4800人次,全年支付人工工资共计76万元。此外,农场与周边15户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并保障农产品的收购,使农户年均增收12000多元。2023年,农场荣获大理州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称号,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


农场以其创新的经营模式和多元的发展路径,为苹果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洱源记者站:王滟 周云深

编辑:阿苏越 闭瑞怡(实习)

责编:李婧

终审:苏建东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