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鹤庆】80后非遗传承人杨丽红:匠心独运,推动红糖文化传承与发展











编者按:在鹤庆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传统文化熠熠生辉。本周起,《鹤庆融媒》将陆续推出10余位乡土文化能人的故事。他们中,有银器锻制技艺传承者,凭借小锤敲打出千年技艺的新活力;有甸南刺绣的巧匠,用丝线勾勒民族服饰的绚丽;还有古法造纸等非遗领域的坚守者。这些乡土文化能人,以热爱为笔,以技艺为墨,在传承与创新中,让鹤庆的文化瑰宝绽放光芒,敬请期待他们的精彩故事,一同领略鹤庆独特的文化魅力。




鹤庆县黄坪镇均华村的80后非遗传承人杨丽红不坠青衿之志,心无旁骛专注农业十余年,以十年坚守融合古法熬糖与现代理念,将传统技艺和现代化发展浪潮相结合,让黄坪的“糖乡”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打造“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将黄坪红糖销往全国,既守护糖乡文化又拓展多元农业版图,用一块块红糖铺就乡村振兴的甜蜜致富路。





1980年,杨丽红出身于鹤庆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有大学梦的杨丽红,因家庭困难不得已辍学,也是从这时起,一颗创业的种子便开始在杨丽红心中发芽。1998年,杨丽红在家搞养殖业,养鸡、养鸭,由于和外界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差,导致生意不好做,消息的闭塞让杨丽红决定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2003年,他满怀着憧憬前往至六朝古都南京,在繁华的都市他看到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差距,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后来他去新华电脑学校学习电脑、学习经营战略。直到2006年,杨丽红重返家乡,再次寻找创业的机会。



恰逢2009年,鹤庆糖厂倒闭,好多百姓种的甘蔗卖不出去,杨丽红看到了商机——熬制红糖,既可以帮助百姓解决甘蔗销售问题,还可以保留千年不变的手工制糖工艺。从此,他开启了自己的红糖创业史。


创业初期,杨丽红为给孩子治病花光积蓄。他顶着压力向乡亲借来60口熬糖锅并赊购一台旧压糖机,从种植到熬糖全程亲力亲为,以此迈出创业第一步。


经济压力加剧家庭困境,最终婚姻破裂。离婚后杨丽红未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创业决心。他说:“我宁可做一个拼搏的失败者,也不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你干不了的工作有人能干,你吃不了的苦有人能吃,如果继续选择堕落谁也帮不了你,人生就是一场赌注,运气不行就试试勇气,拼赢了盆满钵满,拼输了从头再来。苦干才是硬道理!”




要想生产好品质的红糖,每一步都不能马虎,从种植就要严格把控。为了保证蔗糖品质,他坚决不用化肥,让甘蔗自然生长。压榨过程中,严格把控卫生。最重要的还是熬制过程,他采用传统烧柴火的方式,不断搅拌,使水分加速蒸发,红糖的浓度也随之升高。高浓度的糖浆在冷却后凝固成为固块状的粗糖,也就是红糖砖。这种传统做法保持了甘蔗原本的营养,同时也使原有的草本精华保留了下来,也将浓浓的农人匠心蕴含其中。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2017年,杨丽红成立了鹤庆县康红种植专业合作社,2020年被评为鹤庆县级示范社,2021年,成立了鹤庆县天松农场有限公司。杨丽红被评为鹤庆县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鹤庆红糖传统熬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合作社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黄坪镇非公经济第四支部委员会,并被评为州级示范社。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杨丽红不断改良创新产品,扩大规模。



他说:“我们的品牌定位就是‘用心’,要做干净卫生、健康的红糖产品,从初心出发,坚持做最传统的红糖。”为此,杨丽红经历十二年的摸索,使用最古老的熬制技艺、创建了自己的品牌“甘郎红红糖”,还原了老红糖独有的特点“坚如石、破如沙”。




为了带动更多人实现脱贫致富,杨丽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以合理价格连片流转农户农田,将政府补贴全部用于改造高标准农田,由公司统一实行机械化种粮,降低劳动成本;二是让农户以改良后的耕地入股公司,政府按政策发放种粮补贴,年底按比例分红。这些举措有效推进了因地制宜的现代化农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并解决了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问题。




同时,他还带动村民一起种植水果,改进品质,解决了他们种植无技术、销售难等相关问题。杨丽红说:“我们的发展理念是能感染一村是一村、能带动一户是一户、能帮一人是一人、培养好一人可以带动一群人的发展思路,砥砺前行!”目前,这两种方式都已见效,共带动了当地76户农户参与到水果种植产业,并为55户脱贫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再就业,真正助力村民们实现了自主收入,解决了温饱问题,带领乡亲们共同脱贫致富。他经常说:“黄坪镇均华村大米郎组是生我、养我、给我富裕生活、实现我个人人生价值的地方,为了这片土地,即使是个人付出再多,我也无怨无悔!”


在不改变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杨丽红将灌水的柴油机改用电机,他投资200万经过四次改造,建成了标准化、规范化的食品生产车间。作为行业的经历者、见证者,本着对行业的热爱,杨丽红将最传统、最古老的红糖熬制方法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了解鹤庆红糖。经过多年的拼搏发展,如今公司形成了以红糖为主,薄荷糖、乳糖、玫瑰糖、柑皮、冰糖橙为辅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同时杨丽红审时度势,抓住互联网电商的“风口”,在抖音、淘宝、天猫等多个购物平台进行销售。线上线下双线同时发力,产品畅销全国,销量也获得了快速增长。






2024年,杨丽红被评为大理州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红糖制作技艺(鹤庆红糖)代表性传承人。杨丽红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也承载着一个时代的使命。他以锐利的眼光,紧紧抓住时代创造的机遇,以满怀的赤诚,传承着匠人匠心。杨丽红将自我选择与传承相连,不断发扬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精益求精与品牌相连,带领着鹤庆天松农场在砥砺前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END





来源:鹤庆融媒
编辑:王丹
审核:赵向军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