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洱海鱼类生态调控
于9月11日正式启动!
当洱海变身“万里星河”
这不仅是自然馈赠的生态画卷
更暗藏着洱海生态保护
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共鸣
⭐⭐⭐
洱海鱼类生态调控
目的是优化洱海鱼类种群结构,
完善湖泊生态系统功能,
恢复水生植被和浮游动物群落。
系列措施的落实,
有助于促进湖泊内源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
是实现洱海绿水青山
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按调控鱼类不同,今年的洱海鱼类生态调控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控区域为除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的洱海湖区。
第一阶段
为9月11日至9月30日 ,
调控对象为银鱼、西太公鱼
和䱗等小型外来鱼类。
⭐⭐⭐
第二阶段
为11月11日至11月30日,
调控对象为银鱼、西太公鱼和䱗
等小型外来鱼类以及200克以上的鲫鱼。
每日出海时间为19:00至次日08:00。
洱海的鱼类生态调控
有别于其他湖泊的渔业捕捞。
对于银鱼、西太公鱼和䱗等外来鱼类,
坚持“应捕尽捕”的原则,
进而有效控制和防治外来鱼类入侵;
对于大规格的控藻鱼类鲢鳙等,
坚持“可捕才捕”的原则。
根据调控要求:
第一阶段中,银鱼调控使用网目在0.6—0.8厘米的银鱼网,西太公鱼、䱗调控使用网目1.5厘米的单层刺网进行调控。
第二阶段中,银鱼调控使用网目在0.6—0.8厘米的银鱼网,西太公鱼、䱗调控使用网目2.2厘米的刺网进行调控。鲫鱼调控使用网目大于8.0厘米的三层刺网。
每艘生态调控船只使用网具总数不得超过30张,禁止使用一切其他网具,严禁使用机动设施、密眼小拉网、地笼等对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破坏大的作业方式;一经查获,按相关规定上限处罚,并取消生态调控资格,涉嫌刑事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大理市洱海管理局提示
洱海鱼类生态调控证实行一船一证,严禁一证多船,一经发现,取消生态调控资格。
参加生态调控的渔民群众,应严格遵守生态调控相关规定,注意水上作业安全,严禁无证进入洱海偷捕。
⭐⭐
夜幕降临,一艘艘渔船划过湖面,
渔灯随着渔网铺满湖面,
这些闪动的点点星光,
是洱海写给秋日最温柔的诗行。
大理秋日的浪漫,
一半藏在洱海的点点“星光”里!
那闪烁的银河落波,
是白族儿女摇船撒网时点亮的渔灯,
每一盏都盛着晨雾与暮色里的勤恳。
这个秋日,
一起相约洱海之畔,
看“星星”眨眼,
品大理万般美好!
来源:“智慧洱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