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德宏融媒记者 张智仁 文/图)共话民生合作,共叙胞波深情。第六届中缅智库高端论坛顺利完成各项议程,10月22日在芒市圆满闭幕。
出席论坛的中缅政、商、学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执民生合作之笔,蘸民心相通之墨,共同续写了新时代中缅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树立了中缅智库交流合作的典范。
论坛秉持亲诚惠容理念,以教育为合作之桥,以医疗为健康之盾,以文旅为交流之媒,围绕加强中缅民生领域合作、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展开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形成系列共识,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取得圆满成功,呈现出以下4大亮点:
达成合作新共识。论坛紧紧围绕“加强中缅民生领域合作,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在人文交流、经贸合作、互联互通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好建议,达成了许多新共识。特别是论坛期间开展加强中缅人文交流、深化中缅胞波情谊、加强中缅青少年交往、促进中缅民心相通的对话,不仅深入推进了中缅在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研讨,也反映了两国增进对话沟通、携手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共同愿望,必将为中缅合作发展注入新动力。
拓展合作新思路。中缅两国75载风雨同舟,两千载文明交融。来自中缅两国的智库机构通过沟通交流,提出了许多新的合作思路与愿景,进一步拓宽了中缅在民生领域的交流合作路径。双边代表分享了在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实践与展望,交流了巩固中缅胞波情谊的做法与经验,进一步坚定了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信心。
丰富合作新内容。本次论坛设一个主会场,以及教育体育合作、医疗卫生合作、文化旅游合作三个对话会,交流内容丰富深入,对策建议细致务实,夯实了中缅民生领域合作基础。三个对话会汇聚了国家、省、州、县各级领导和专家,以及一线的企业和部门代表,对促进两国民心相通、深化胞波情谊、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来自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缅甸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等缅甸智库机构和中国政商学界代表,围绕议题充分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增进相互了解,提升共识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届论坛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德宏师范学院、德宏职业学院、德宏州教育体育局、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德宏州卫生健康委分别与缅甸各方签订协议或备忘录,彰显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提升论坛新影响。中缅智库高端论坛已经举办了六届,成为中缅智库间加强交流对话、务实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最具影响力的公共平台。本次论坛得到了缅甸教育部、缅甸酒店与旅游业管理部、缅甸卫生部、缅甸驻昆总领馆,中央部委、央企、云南省人民政府及相关厅局、各智库和高校,以及德宏州委、州政府的全力支持。来自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侨大学、云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保山学院,以及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健康扶贫行动云南代表处、云南省社科联、昆明市及各地州社科联、德宏州委党校、德宏师范学院、德宏职业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开放程度高、参加人数多、代表层次高、覆盖部门广、专业性强、影响力大,论坛“1.5轨”机制走深走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水平不断提升,获得各方广泛认可,影响力持续增强。
第六届中缅智库高端论坛的圆满落幕,开启了两国共促民生福祉、携手筑梦未来、共谱中缅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胞波情谊代代相传,中缅命运共同体之树必将根深叶茂、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