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穿境而过,5个气候带在此交汇,68.23%的森林覆盖率孕育出5600种高等植物——这就是普洱成为“生物种质基因宝库”的先天密码。如今,这片被誉为“中药材生长黄金走廊”的土地,正以资源为根、科技为翼,让林下本草变成百姓手中的“致富药”,走出一条生态与增收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普洱市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始于自然的馈赠。普洱是“七彩云南”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缩影,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的海拔处于317米至3370米之间,坐拥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温带5个气候带,315天以上的全年无霜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孕育出了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的优质中药材。
截至目前,普洱境内已知中药资源品种达3665种,云茯苓、白及、林下三七、砂仁、石斛、滇黄精、滇重楼7个重点品种优势突出。其中,云茯苓、白及两大品种产量分别占全国40%、55%以上,使普洱稳居全国最大的云茯苓、白及原料主产区宝座。

得天独厚的生态底蕴催生了特色种植模式。在普洱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四级生态位”种植体系让林地物尽其用:乔木层形成天然遮阴网,灌木层套种滇黄精,草本层培育重楼,地表层用菌棒栽培茯苓实现有机质循环。而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的3320亩林下药材,从龙血树到石斛均采用仿野生种植,不施化肥农药,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接近野生品质,成为市场抢手货。截至2024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5.77万亩(其中林下中药材28万亩)、产量12.61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
如果说资源是基础,科技就是普洱市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目前,普洱全市建成的25个生物医药领域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如同25个“技术灯塔”,持续攻克种植加工难题。
普洱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云南首家GAP认定基地,收集了70多份样品,先后获得“宝及1号白及优良家系”和“良宝1号滇黄精”“云岭佛手1号”三个植物良种权证。目前,该公司通过自己育苗、栽种,育苗采用无菌繁殖,保证品种的纯正,种植端的高标准,保证了普洱白及的道地性及药材的高品质。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经过6年的科研攻关,率先在国内突破石斛、龙血树、滇黄精、重楼、余甘子野生药材林下繁育生长的科技难关。其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320亩,种植有石斛、龙血树、滇黄精、重楼、余甘子等药材,严格按照中药材GAP要求,以符合地理、气候、环境与有机栽培等标准,让昔日稀缺的野生药材实现自然环境中规模化生长。

加工环节的科技升级同样显著。普洱市坚持示范引领,高品质药材供应基地建设,积极鼓励景谷森通等一批企业开展趁鲜加工资质申报,目前建成全国最大的白及趁鲜加工基地。同时,构建业内标杆药企“定制药园”供应链,建立了“北京同仁堂+恩润生物+滇黄精基地”“云南白药+万神草企业+滇重楼基地”等成功模式。与此同时,普洱市加快产业链延伸,推动产业链从原料供应向精深加工延伸,加大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品、功能食品等精深加工产业化开发建设,恩润滇黄精系列食品、丹州制药酊剂(藿香正气水)、安琪酵母YE酵母抽提物等5条生产线实现投产。

目前,全市有15家企业被认定为云南省“定制药园”,认定数位居全省第一。取得国家批准文号药品68个,建成GMP认证生产线18条,在产药品品种数量52个。培育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8个,标准化种植基地3.64万亩,同比增长43.35%。全市中药材GAP基地面积达12494亩,占云南省通过中药材GAP评价总面积24483亩的51.03%,中药材GAP面积全省第一,科技让“普洱药材”成为品质的代名词。
普洱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构建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10.2万余户农户吃上“药材饭”。
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在位于思茅区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户发展林下种植,户均增收超4万元。以普洱良品益康药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与澜沧哈美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澜沧民宏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五家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澜沧道地中药材白及、滇黄精等种植基地30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2480户户均增收3.2万元。

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方式让增收渠道更通畅。景东彝族自治县大街镇昆岗村,在哀牢山腹地书写着中药材产业的“立体篇章”。这里依托“林药立体种植+庭院微药园”双引擎,打造高效产业模式,“核桃树+滇重楼+滇黄精”的套种模式,实现亩均综合产值超10万元。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建设的茯苓交易市场、上古药业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建设乔木肉桂、滇黄精、土茯苓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广地龙”养殖基地等项目,更形成“一县一特”的产业布局,让不同区域农户都能参与产业发展。而“普洱石斛”“澜沧砂仁”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则让农户分享到品牌溢价的红利。

从深山本草到富民产业,从资源优势到发展优势,普洱市依托资源用科技唤醒了山林的财富密码。随着千亿级中药材产业新版图的逐步绘就,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正飘出越来越浓的药香与乡愁,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终 审丨蔡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