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富市紧紧围绕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多措并举推进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产业到扶持就学就业创业,全方位助力移民群众安居乐业。

邵女坪国际旅游度假区全景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移民幸福感
中国三峡集团秉持“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理念,持续投入后扶资金,帮助向家坝水电站移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邵女坪社区作为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移民社区,集中安置了318户1365名移民。水富市整合项目资金对318栋民房进行风貌改造,提升民居风格品质。同时推进“两污”整治,建成高标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从日均120立方米提升至2500立方米。如今,这里青山绿水环绕,四季花香,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成为川渝游客的度假胜地,享有“金沙第一湾、滇川小三亚”的美誉,移民群众在此生活惬意。

马延坡体育公园成为移民群众和广大市民健身的好去处
今年6月上旬,马延坡体育公园建成投用,成温泉社区移民和水富市民健身休闲好去处。公园设有足球场、塑胶跑道等,为跑步和球类爱好者提供良好条件。还有极限运动场,供滑板、轮滑爱好者炫技;“儿童乐园”有10多种游乐设施,让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这座充满活力的体育公园,让大家体验感满满:“这里环境好、场地多、设施全,健身休闲太爽了!”“常带孩子来玩,跑跑步、踢踢球,比在家里玩手机强多了!”
在今年初的水富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水富市人民政府承诺办理十件民生实事,其中一件由水富市水电移民服务中心牵头实施,内容包括建设田坝社区商业综合体1座(含新增田坝社区农贸市场1个、配套停车位31个),完成温泉社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配套设施,启动安江社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推动邵女坪社区停车场项目建设。目前,田坝社区商业综合体和温泉社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配套设施项目已完成约80%的建设,安江社区产业配套设施项目完成招投标,计划10月施工,邵女坪社区停车场项目已获昭通市移民办审查通过,争取到资金3000万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夯实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提高移民生活质量。
培育特色产业,引领移民增收致富
水富市培育特色产业,建立利益共享联结机制,增强移民后扶的“造血”功能。

邵女坪国际旅游度假区奶油沙滩上游人如织
依托“高峡平湖”资源,水富市将邵女坪移民安置点打造成国际旅游度假区。通过举办湖滨狂欢节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104.8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0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2000万元,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超80万元。移民群众围绕旅游需求开展民宿、餐饮等经营,如邵女坪社区移民白贵英的“农家饭店”,“五一”期间日收入上千元。“景区建美了,游客多起来,我家小饭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年收入有4万元左右。”白贵英开心地说。
邵女坪社区和新寿村借助移民后扶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引导移民种植猕猴桃、黄桃等水果。邵女坪社区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获有机产品认证,今年产量130吨,产值65万元;脆桃产量500吨,产值200万元,特色水果产业让移民腰包鼓起来。

移民群众种植的猕猴桃喜获丰收
水富市注册成立移民资产管理公司,创新实施“资金变资产、资产变股权、移民变股东”的发展路径,构建“产权明晰、运营专业、收益共享”的长效机制,确保移民资产保值增值。紧密结合水富发展园区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的战略方向,投入移民资金购置水富经开区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水富市半山酒店等优质资产,确保移民资产保值增值。按照《水富市移民资产运营管理处置及利益联结机制(试行)》,收益通过扶持移民创业、开展公益事业、培育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等方式反哺移民,切实增进移民民生福祉。据统计,2012年至2024年,移民人均年增收20%以上。
扶持就学就业创业,助力移民发展
2018年,中国三峡集团设立“三峡奖学计划”项目,本科每人每年奖励2000元,专科每人每年1500元,助力移民学子上大学。据统计,2018至2024年,该项目惠及1123名移民学子,累计奖励266.45万元。向家坝水电站移民郑瑞容的两个儿子受益于此,顺利完成大学学业。郑瑞容对一家人未来美好的生活满怀憧憬,心怀感激地说:“‘三峡奖学计划’的资助给我们家雪中送炭!帮我们减轻了供孩子上大学的经济压力。”

水富经开区的企业吸纳移民群众就近就业
水富市建立移民就业奖补机制,对吸纳移民就业的企业予以补助,以扶持资金购买公益性岗位。水富经开区盘活闲置厂房打造移民务工车间,吸纳500余名移民就业。温泉社区移民谢芳长期在外务工,为了照顾家人选择回到水富求职,现在云南吉沅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谢芳说:“我回来后在这家公司工作,离家很近,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老人和小孩都很开心,挣钱与顾家两不误,我感到非常满足。”
向家坝水电站移民陈洪义留在家乡创业,开办大兴号肉兔养殖场。在移民后扶政策支持下,养殖场规模扩大,年出笼肉兔约5万只,销售收入20多万元,兔粪销售还有约5万元收入。

向家坝水电站移民陈洪义开办大兴号肉兔养殖场
水富市在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通过一系列举措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产业、扶持就学就业创业,让移民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一幅幸福美好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SFRM
记 者:谭兴华
编 辑:张治萍
初 审:吕 文
复 审:朱洪林
终 审:邓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