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坝美镇西松选果厂竣工暨运营启动仪式顺利举行,这座凝聚多方智慧与力量的高原特色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正式揭开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序幕。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入达1462万元,其创新运营模式将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户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01
步入4800平方米的钢塑结构厂房,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两条水果清选打蜡机生产线正整装待发,柑橘果实将在此完成自动上料、毛刷清洗、风机吹干、打蜡保鲜等全流程处理,每小时3吨的处理能力不仅能彻底清除表皮杂质,更能将保鲜期延长3-5天,让优质果品“走得更远”。
厂房另一侧,3台注塑机正高速运转,塑料颗粒经高温融化注入模具,短短30秒就能成型一个承重50公斤的水果周转筐。据测算,这种自产周转筐可降低物流成本15%,每年为当地节省采购费用约8万元,从细节处为产业发展“降本增效”。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配套的3500立方米冷藏保鲜库,其搭载的智能温控系统可根据不同水果种类精准调节湿度和温度,为果品搭建起“恒温保鲜舱”,有效保障农产品价值。
项目创新采用“村投公司+运营公司”合作模式,由运营公司按当地市场价格统一向种植户收购柑橘。预计每年可实现纯收入120万元,第一年按集体经济项目总投资913万元的6%给予保底分红,从第二年起,在保底分红基础上,还将从纯收益扣除保底分红后的部分中提取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让收益分配更趋合理。
广南县坝美镇革乍村党委书记 黄加和:
“我们坝美镇西松选果厂今天已投入使用,第一年保底分红是百分之六,第二年大概在百分之十,有所增加,提升了集体经济收入,果农售卖果子不用在路边收果,提高了安全性。”
据统计,选果厂每年将为坝美镇革乍村、那洞村、者卡村、青石村、普南村、董幕村、者烈村、阿科村8个村带来保底分红6.85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4.78万元。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加工,从路边交易到规范运营,西松选果厂正推动坝美镇柑橘产业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广南县坝美镇人大主席 袁正勇:
“这个厂(坝美西松选果厂)今天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运营以后,主要是采取的是党建引领,也就是‘党建+运营公司+村集体+农户+基地’的模式,这个模式运营下来以后,群众收入将更加稳固,进一步扩大他们的收入,其次是我们的这个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壮大,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整个产业的布局会更加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我们的柑橘产业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文章来源: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许文娟 罗 睿 李何琴 坝美站:张路珠
编辑:罗 睿
二审:卢永成
三审:刘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