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县: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红苹果结出“金果子”


《丽江日报》 (2025年08月21日 第04版)


位于宁蒗县永宁镇的丽江英茂种业有限公司种薯基地。(本报记者 廖浚宏 摄)


工人们正在移栽马铃薯组培苗。(本报记者 廖浚宏 摄)

渐红的苹果沾着8月的雨水。(本报记者 廖浚宏 摄)

宁蒗县新营盘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通讯员 朱晓龙 摄)


近年来,宁蒗县全力实施“提质增效、延链补链、品牌提升”三大行动,着力构建“主导产业清晰、标准体系健全、产业链条完整、品牌效应显著、农民持续增收”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让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深耕种业端,做“特”马铃薯种薯产业


宁蒗县烂泥箐乡牦牛坪村,万亩马铃薯花海绚烂绽放。淡紫与素白的花瓣缀在青茎上,挨挨挤挤地铺向远山。微风吹过,花浪层层,将山野装点成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每一片绽放的花瓣,都承载着沉甸甸的丰收期盼。


宁蒗县是马铃薯生长的适宜区域,马铃薯是全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涉及农户最多的农作物。脱贫攻坚阶段,全县9000多户贫困户在发展马铃薯产业中受益,踏上增收之路。然而,长期以来,品种退化和种植技术滞后等问题,制约着产业提质增效,让这份“当家优势”难以充分发挥。据宁蒗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郑贤庄介绍:“20年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约12万亩,单产(亩产)仅900多公斤。”


为了将马铃薯产业打造成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宁蒗县聚焦种业端发力,围绕“把宁蒗建设成为中国最干净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区、西南最优的脱毒种薯供应基地、云南重要马铃薯种质资源圃”的目标,抓住政策机遇,引进种薯生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


在永宁镇温泉村云南英茂集团丽江英茂种业有限公司的种薯基地里,工人们刚采收完今年第一批原原种,就忙着为培养基消毒,准备培育第二季原原种。“基地一年生产两季,可生产原原种500万粒至600万粒。原原种扩繁后成为原种,原种再扩繁成一级种后销售给农户。我们种子的优势是能显著提升种薯质量,减少病害,提高单产。”丽江英茂种业有限公司基地经理张寒涛告诉记者。


随着宁蒗县佳禾种子有限公司和云南英茂集团丽江英茂种业有限公司两家种薯生产龙头企业的入驻,宁蒗县相继建成了大兴街道开元桥马铃薯种薯原原种快繁中心和永宁温泉马铃薯种薯全产业链项目,全县实现年产马铃薯原原种5000万粒。


此外,宁蒗县还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营销网络”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育了8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本土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及42户种植大户。同时,在全县实施“金薯强基”“金薯三增”“金薯培优”“金薯全链”等四大行动,全力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宁蒗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1万亩,其中,种薯种植面积12.5万亩,种薯产量18.75万吨。全县马铃薯总产量30万吨,实现产值10.8亿元,带动3.15万户农户增收。如今,宁蒗已成为我省重要的马铃薯冬作区,并成为贵州毕节、四川凉山等马铃薯产区的主要供种基地。其自主培育的地方特色品种“宁蒗3号”和“宁蒗5号”,深受省内外薯农欢迎,推广面积超20万亩,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郑贤庄说:“宁蒗生产的种薯,在冬作区种植表现优良,经多年跟踪调查,最高亩产达5吨。”


提升种植端,做“优”高原苹果产业


8月的雨丝淅淅沥沥,将果树枝叶洗得油亮,也催得青红相间的苹果挂满枝头。雨刚停,新营盘乡毛家乡村的沙长发夫妇就挽着沾满泥浆的裤脚钻进果园,用杆子轻轻撑起被果实压弯的枝丫。望着满枝硕果,两人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喜悦。


宁蒗县的苹果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985年,宁蒗县提出并实施“3358”工程时,沙长发家便种下了第一棵苹果树。他指着一棵粗壮的苹果树告诉记者:“这是我父亲当年种下的,树龄已有40年。现在我们种的苹果,和过去相比,个头、颜色、光泽度都有了明显提升。”


近年来,宁蒗县聚焦苹果种植端,全力推动提质增效,促进基地规模、产量和品质稳步提升。随着宁蒗恒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驻,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借助“互联网+”,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有力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苹果产业已成为新营盘乡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据新营盘乡乡长马使落介绍:“目前,全乡苹果种植面积达6万亩,2024年产量13.5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今年,宁蒗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启动实施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改良老化苹果树6万亩,通过粮经复合发展,力争3年内使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新营盘乡积极响应,将通过新增种植一批、提质增效一批、宣传推广一批、全链条培训一批、精分优选一批“五个一批”工程,让苹果产业真正成为造福新营盘乡老百姓的幸福产业。


拓展市场端,做“全”产业链


苹果即将成熟,一个集农特产品加工与展销、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新营盘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工程如期建成。云南建投丽江建设有限公司宁蒗分公司副经理李高说:“我们的分拣线每小时可分拣10吨苹果,冷库储存量2.2万立方米,目前可满足宁蒗县苹果产业的发展需求。”


立足市场端,宁蒗县按照“一园三区”布局,依托水果全产业链项目,实现苹果智能分拣和分级销售,并实施果干、果酒加工项目,转化利用残次果;推动淀粉加工项目投产,构建马铃薯全产业链;整合闲置资产,构建高原鸡全产业链,形成年出栏100万羽的稳定供应链;依托永宁旅游资源,加快“红米产业园区+景区”建设,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宁蒗县工业经贸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熊永杰说:“我们要建好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农特产品加工企业落地,培育出口企业,扶持跨境电商,将全县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同时,加快推动物流中心建设,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真正让广大群众受益。”


宁蒗县还将通过“标准筑基、科技赋能、龙头带动、地标强农”四大举措,塑造区域农业品牌竞争新优势。力争到2026年,打造10家以上品牌企业,新增15个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形成一批品质优良、口感独特、特色鲜明,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农业品牌产品。


“我们将全力以赴做‘特’马铃薯种薯、‘2700苹果’、高原红米、宁蒗高原鸡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多措并举,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让群众实现增产增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宁蒗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正银表示。


来源/丽江日报

编辑/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