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街道聚焦“水旱轮作种植结构调整”,依托市、县街道专家团队“田间坐诊”,进行“病虫害应对性飞防”作业,为水稻丰收保驾护航。
专家“把脉开方” 精准破解防控密码
根据现场观察病叶结果、前期防治对比数据、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显微镜镜检多病害混合发生情况、全省该品种今年发病情况等相关因素,专家们现场提出应对性防治方案。针对品种特性,结合水旱轮作后的田间生态、往年病虫害表现、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精准分析锁定主要病害和生产需要,指导调整用药配方,根据苗情、天气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间隔期需要确定用药飞防时间。
无人机“出击” 智慧防控筑牢底气
飞防现场,技术人员精准配药,针对彩色水稻区的“定制配方”,贴上专属标签。操作员遥控无人机按预设航线对稻田“地毯式”喷施。此次飞防在对比前两次防治效果与纳米农药配方基础上,补增“细菌性病害”防治,构建“双重防护网”,对16亩彩色水稻区域,添加“叶面肥+有机硅”,既治病害又提品质和颜值。
通过专家诊断、飞防作业,秀山街道将水稻防治从单一措施升级为系统施策,为种植结构调整水旱轮作注入科技动能。结合产学研和农企社联动,完成2000余亩水稻飞防作业,预计通过科学防控,可为水稻结实率、千粒重提升实现丰收筑牢“防护盾”,为杞麓湖生态环境保护注入“绿色科技动能”。
来源:秀山街道
编辑:王露
初审:杞文慧
复审:冯夕霞
终审:师云波
名城通海
穿越千年古郡的礼乐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