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最野的美味,是菜市场竹筐里扭动的它们



立秋一到,德宏菜市场的画风突然变得“生猛”起来。
竹筒里、泡沫箱中,一堆堆胖乎乎、白嫩嫩的小家伙正微微蠕动——这是属于秋天的“限定惊喜”:虫蛹。本地人早已提着菜篮子在摊位前,“蜂蛹多少一斤?”“大竹虫还有吗?今天得给孩子炸一盘”……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藏着老辈人传下来的秋日食俗:立秋吃虫蛹,赛过贴秋膘。




外地人路过摊位,往往先被这“活物”惊得后退半步,但看着本地人争相抢购,终究按捺不住好奇心:“老板,真有那么好吃?”摊主总会笑着说:“油炸后非常香,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蜂蛹:会爆浆的“空中黄金”

如果你是“新手”,蜂蛹绝对是最佳入门款。

刚从蜂巢里取出的蜂蛹,像一颗颗饱满的白玉米粒,圆滚滚的身子裹着一层薄衣,头部带着淡淡的金黄——那是还没成型的蜂蛹内脏,也是鲜味的精华。它们安静地蜷缩在蜂巢格子里,不像其他虫蛹那样“活泼”,颜值在虫蛹界算得上“清秀”。



吃法:最简单的油炸就能封神。油温六成热时下锅,蜂蛹遇热会慢慢膨胀,薄衣变得酥脆,内里却依旧软嫩。捞出后撒把椒盐,一口一个,先是外壳“咔嚓”的脆响,接着是爆浆般的浓郁肉香,带着点奶香和坚果的回甘,完全没有腥味。

口感:像裹着脆壳的嫩豆腐,又比虾仁更绵密,咬开的瞬间,鲜汁在嘴里爆开,高蛋白的满足感直冲天灵盖。





竹虫:藏在竹节里的“肉柱子”


如果说小竹虫是温柔的“小清新”,那大竹虫就是虫蛹界的“硬汉代表”。

乳白中带点浅黄,头部微微泛红,一节节的躯体分明。别被竹虫的样子吓到,这可是从深山竹林里挖出来的“珍品”,只有立秋后,才能在竹节里找到肥美的它们。


吃法:本地人最爱的小竹虫做法是油炸,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外脆里嫩、味美可口,是一道非常不错的下酒菜。
大竹虫则是干煸先用沸水焯去杂质,沥干后下油锅炸至金黄,再加点干辣椒、花椒翻炒。油香混着椒香,把大竹虫的肉香彻底激发出来。也有人喜欢用炭火烤,外皮烤得焦脆,内里的肉却紧实得像蟹腿,越嚼越香。

口感:比蜂蛹更有嚼劲,又带着点笋干的清甜。每一口都是扎实的肉感,咀嚼时能感受到肌肉纤维的弹牙,吃完连手指都要吮一遍。



这个立秋,不妨壮着胆子走进菜市场。当炸得金黄的虫蛹在舌尖释放出第一缕鲜香时,你会懂:秋天的美味,从来都不止于瓜果梨桃。那些敢于尝试的人,早已在竹筐里找到了属于秋天的第一口惊艳。



德宏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晓玲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否则视为侵权


编辑丨杨晓玲
审核丨周舟 陈子鸥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