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非遗,怎么那么美?











品牌引领发展

非遗点亮生活

2025非遗品牌推广周活动

将于11月22日-28日

在大理举行

苍洱大地之间

将绽放出

更加璀璨的光彩







大理不止有风光卓绝的

自然之景

还有绚烂宝贵的

文化之韵

在漫长的岁月中

大理各族人民

创造了丰富多彩

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到夺目的

大理非遗

让人看到穿越千年的浪漫

怎么那么美

↓↓↓




白族扎染




扎染古称“绞缬”

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

通过对白色土布

进行绞扎之后

用板蓝根枝叶制成的染泥

浸染而成的花布

呈现蓝白相间的图案



白族扎染的制作方法

别具一格

主要步骤包括

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

蒸煮、晒干、拆线

漂洗、碾布等环节






鹤庆银器




鹤庆银器是

源自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

以其精湛的工艺

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在鹤庆新华村

手工艺品加工作坊遍布全村

是独特的“前店后坊”的模式

游客在这里可以

体验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






白族甲马




“甲马”又称“纸马”

它是一种木版雕刻

白语称为纸符

在构图上千变万化



现如今

雕刻的甲马版画

不再被局限

万物皆可刻

也是适应时代潮流的

一种方式






剑川木雕




剑川县被称为“木雕之乡”

木工艺人雕刻

各种花鸟、山水等图案

用以装饰门窗、家具等



现已发展为

工艺艺术品

制成桌、椅、茶几等生活用品

既实用,又美观






白族刺绣




白族刺绣不仅是一种手工艺

更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族刺绣的内容

多取材于自然

包括吉祥纳福等方面



它的工艺手法甚多

包括回针绣

剪纸绣、绘图绣

等多种针法

十分美观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

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白族的待客礼仪

以其“一苦、二甜、三回味”

的特征流传至今

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白族三道茶

一苦二甜三回味

原料、味道不一

折射的是人的一生

极富人生哲理

喝的是茶

品的却是人生






白族布扎




白族布扎是一种

民族传统手工技艺

主要流传于剑川一带

布扎常由绣球、香包等组成

有着平安、美好的寓意



白族布扎的制作材料

主要是各色碎布头

制作过程中先按设计

腹稿缝成雏形

填入艾叶、香草等中草药

再用丝线刺绣装饰






白族民居彩绘




白族民居彩绘

也被称为建筑彩绘

是大理白族的

一种传统美术形式

更是白族建筑艺术的精华部分



白族民居彩绘的

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动植物、诗词

山水、人物等图案

每一幅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白族瓦猫




瓦猫是一种独特的

民居屋脊装饰物

通常被放置在正房屋脊的

正中位置

具有避镇宅、纳福的寓意



瓦猫大多造型夸张

大嘴、蹲姿,虎气十足

现如今

瓦猫因憨态可掬的形象

和吉祥美好的寓意

受到许多游客的喜爱



非遗瑰宝,历久弥新

文化绵延,生生不息

在有风的地方

非遗融入了生活

凸显地域风貌

如繁星般绽放

让非遗文化触手可及






跟着非遗去旅行

遇见绚丽的大理

零距离、沉浸式享受非遗盛宴

从非遗中

见物,见己,见生活

触摸苍洱大地

鲜活的文化脉搏



来源:“大理文旅”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林灵

责编:李斯

终审:杨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