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画千年,赴宴大理:一场可以“吃”的穿越之旅







穿越大理国,一边品着“三道茶”,一边看大理公主在眼前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还能帮高公公智斗大金使臣,最后与演员一起跳白族打歌,在欢腾的节奏中宾主同欢……这并非梦境,而是大型沉浸式文旅演艺《礼颂宴》所带来的真实体验。








《礼颂宴》是一部以大理国历史为背景的大型沉浸式舞台剧,它围绕张胜温《大理国梵像卷》的创作故事展开,不仅讲述了皇室公主追寻自由、王国之间外交博弈的传奇,更将白族歌舞、礼仪、美食融为一体,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步入垒翠园,一场“穿越”便从精心妆造开始。当身着古风或民族服饰踏入会场,时空已然切换至大理国盛德五年。宴席以寓意“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启幕,随之而来的八道菜肴,更暗含“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哲思。奇妙的是,剧情竟与宴饮同步推进:当首道“孝悌鱼羹”呈上时,国宝《梵像卷》竟在席间离奇失踪,全场宾客自动成为这桩悬案的参与者,直至最后一道“廉耻笋鲜”登场,才谜底揭晓。这出在舌尖上演绎的悬疑剧,彻底打破了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令人全程沉浸,拍案叫绝。



以《大理国梵像卷》为魂,《礼颂宴》运用全息投影等科技,让这幅千年古卷在舞台上“活”了起来。当苍山的飞雪从剧场上空飘落,观众仿佛已置身于风花雪月的大理幻境之中。




内蒙古呼和浩特游客 李书伊

我是从内蒙古过来的,到大理的第一站就看了这个表演。《礼颂宴》不仅用故事把大理的人文与民族特色串连起来,配套的饭菜也很有当地特色。大理和内蒙古虽然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但两地的风情完全不同,这场沉浸式体验让我对大理的印象更立体了。






《礼颂宴》负责人 赵鑫

我们《礼颂宴》深度融合大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场景中的扎染、甲马,到“绕三灵”表演中使用的霸王鞭、八角鼓等道具,都真实还原了白族的民俗风貌。演出以“南宋、南北双绝”之一的张胜温《梵像卷》为文化内核,将其从历史瑰宝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沉浸舞台。项目坐落于垒翠园,其本身即是白族工匠技艺的活态传承。我们期待将《礼颂宴》打造为一张融合非遗、历史与园林艺术的大理文旅新名片。





《礼颂宴》生动展现了白族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有“绕三灵”“对歌”等民俗节庆,还有霸王鞭、八角鼓等民间乐舞,整场演出没有生硬的文化说教,只有非遗文化如血液般,自然地流淌在故事的每一个脉搏里。



《礼颂宴》

是文旅融合迈向深度体验的缩影

也是大理文旅演艺发展的新方向

它让文化不再是书本上遥远的知识

而是成为一种

可沉浸、可感知、可带走的体验

这趟穿越之旅让体验者

完成了从“旁观”到“参与”

从“游览”到“沉浸”的转变

也为大理打造了一张

更具内涵与吸引力的文旅新名片


记者:施晓倩 赵剑锋 金镇雄

编辑:施晓倩 刘林灵

责编:李斯

终审:杨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