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在大理,世代生活着20余个民族。春看百花,夏吃“一掌雪”,秋品核桃,冬食冻鱼……不同节气到来时的“仪式感”、生活方式,背后折射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也承载每个大理人浓浓的乡愁,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大理发布”微信公众号设立专栏【24节气·看大理】,将大理的饮食、风景、人文风貌等与诸位共飨,展现大理区域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意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网络正能量。
“北风潜入悄无声,
未品浓秋已立冬。”
11月7日
我们迎来立冬节气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kernel 摄
立冬节气
大理都有哪些习俗?
跟随小编的脚步
一起来了解下


立冬,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天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马雯 摄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立冬“食”俗

马雯 摄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那么,大理人吃什么?


羊肉汤锅
大理人喜欢在立冬时节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羊肉汤锅,羊肉性温,可以御寒保暖,五谷杂粮和时令蔬菜的搭配,既美味又养生。在祥云县,每当寒风渐起,或是雨后初晴,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锅,总能唤醒沉睡的味蕾,让心灵得到最质朴的慰藉。


热油粉
热油粉,有的地方叫稀豆粉,是一种用豌豆做出来的美食。把香脆金黄的豌豆锅巴,扯碎放入热油粉中,搅拌几下,舀在碗里,配上辣椒油、葱花、香菜等佐料,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搭配油条,吃起来口感温润、绵绵余香,十分暖胃。
烧饵块
新鲜现做的饵块,在炭火上烤几分钟,就会鼓起来,顿时柔软蓬松。抹上自制的饵块酱,可甜可咸,香气四溢、软糯酥脆。饵块还可搭配火腿肠、鸡柳、煎鸡蛋等食材,让饵块的口感层次更丰富。

烤乳扇
烤的过程中将乳扇平铺成块状,用木棍挂住被烤软的部分,依口味涂上炼乳或者玫瑰酱,边卷边烤,最后卷成筒状。这是大理人舌尖上的“甜蜜”。

紫玉水果胡萝卜
初冬,一种生长于苍洱之间的胡萝卜逐渐成熟。它们向阳生长,外皮变成漂亮的紫色,内里变得金黄。这就是紫玉水果胡萝卜。
在大理,很多人喜欢把它拿来当成水果生吃,清脆爽口、清甜细腻、口齿留香。
洱源温泉炖鸡
洱源山水秀美,温泉星罗棋布,有着“温泉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温泉炖鸡堪称一绝。
从泉水中取出的温泉炖鸡骨肉分离、肉质鲜美、香味扑鼻,若加上三七、虫草、天麻等名贵药材炖煮,更是一道难得的滋补佳肴。


密祉豆腐宴
“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弥渡县密祉镇人似乎特别钟爱豆腐,勤劳智慧的人们用珍珠泉制作而成的豆腐质地硬化、入锅不烂,一块豆腐便可做一桌“满汉全席”。
豆腐丸子、麻辣豆腐、开心豆腐、鸡蛋松豆腐……每一道菜品都色香味俱全,慰藉着食客舌尖上的乡愁。
无量山乌骨鸡
“吃过南涧无量山乌骨鸡,从此天下再无鸡。”无量山乌骨鸡是南涧县的一大特色,采用简单的工序和配料烹饪的无量山乌骨鸡,保留着土鸡本身最原始的味道。在烹饪无量山乌骨鸡的过程中,需要用芭蕉叶包裹,吃的时候,鸡肉和芭蕉叶的香味交织,配上一碟自制的水鸡枞,实在是味蕾上的一大享受。


立冬养生
多喝水
立冬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仍然需要水分滋养。立冬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
出点汗
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马雯 摄
调精神
冬天确实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早睡晚起
冬日寒冷,起居养生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大理的冬天从这里开始……
大理的冬日记忆
是洱海畔的红嘴鸥
是苍山顶的白雪

赵康才 摄
是古城里的暖阳
是庭院中的银杏
更是数不尽的人间温情

马雯 摄
围炉向暖,喜乐平安
顺问冬安,万事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