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深秋,洱源凤羽书院中那株300余年的古银杏树,便悄然披上金装。叶片如金,纷扬洒落,铺就一院绚烂。整座书院仿佛被笼罩在金色的光晕之中,若逢晴日,更见金碧交辉,静谧中尽显辉煌。

△ 凤翔书院的百年大银杏 叶东生 摄
今年11月1日至30日,《凤羽百位白族女性肖像展》在这金色世界里静静绽放,为古镇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凤羽,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千年古镇,静卧于苍山云弄峰背后、洱海源头之地。其名源于“彩凤翔于西山,见者以为异”的古老传说。这里四面环山、一水中流,形如凤凰展翅,故得名“凤羽”。
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凤羽不仅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白族村落,更被林海、茈碧湖的清波、洱源温泉的暖雾360°环绕,让人们在24小时的山野静谧与诗意中,感受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凤羽的美,不止于山水自然,更在于这片土地的开放与包容。历史古迹与现代艺术在这里完美融合,各地艺术家在此自由创作,使这里成为许多“艺术家的第二居所”。
多年来,众多优秀艺术家来到凤羽,创作了空中稻田剧场、改变世界的三个苹果、白驹过隙、星空餐厅等大地艺术作品,以及隐藏在凤羽古街巷中的各种艺术“小惊喜”。

11月1日,这场以女性为主题的肖像展览——“凤羽百位白族女性肖像展”在洱源县凤翔书院金色银杏树下开幕。
展览由大理州妇联指导,洱源县妇联、曾曾的书屋主办,展出了百余幅凤羽当地女性的肖像,用镜头与艺术的语言,定格当代乡村女性的真实面孔,让民族文化“活”在故事里,让乡村振兴“长”在情感中。

发起人曾曾回顾了这场长达一年筹备期的展览始末:始于一次偶然的触动——公益书屋里的镜头,捕捉到奶奶们明亮温暖的笑容。十余次田野采风,200位志愿者共创,终将这些散落的生命样本,编织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每一张肖像背后,不只是一张面孔,更是一个生命的故事,一段文化的延续。”曾曾如是说。

在赠书环节,参加活动的领导向在地向导及奶奶代表赠送《凤之羽——一百位白族女性的故事》图书。从书中我们看到了乡村女性对生活的热爱、对传承的坚守、对未来的期盼,它让女性的力量被看见、被认可、被尊重、被赞颂。
该项目自2024年11月启动,集结了来自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的百余名志愿者,在本地学者与村民带领下,拍摄肖像200余幅,衍生绘画、装置、影像作品40余件。

本次展览共设置了5个展区,串联起凤羽的文化脉络与女性的生命光彩:凤翔书院的墨香展区,以“民俗技艺、公共生产、创业致富、抚养教育”为脉络,将口述史文字、奶奶们的实物照片与在编书籍结构相融;街巷烟火气展区,以奶奶、村民、志愿者、观众共创的形式,场景照片、播客音频、绘画小像等,打造出充满温度的互动场景;阿亮的小院、曾曾的书屋及空中稻田剧场,将乡村女性在家庭、生产、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中的多元角色,融入古镇的烟火气中。步入展区,5个主题空间依次展开,每一幅肖像、每一段文字、每一件配饰,都在静静诉说一个真实而动人的乡村女性故事。


展览时间:11月1日—11月30日
展览地点:洱源县凤羽镇凤翔书院
交通:大理古城直接导航洱源县凤羽镇凤翔村;或在下关客运北站乘班车到洱源县城再换乘县城至凤羽小巴。
住宿:洱源县城各式酒店民宿或凤羽镇民宿。
伴手礼:凤羽白米、菜籽油、凤羽砚台、雕梅、乳扇
凤羽游玩可以先到凤翔书院,再游览古镇古建筑和古街巷;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前往凤羽镇佛堂村空中稻田剧场打卡,还可以到白米仓(原凤羽二中)、星空谷(大涧村);建议游客做好防晒,同时凤羽早晚温差大,建议携带保暖衣物。
欢迎广大观众前来观展,聆听那一百个温柔而坚定的声音。除了观展外,还有超多体验活动等你来!
来源丨“洱源文旅”“大理妇联”“大理发布”“风花雪月号”微信公众号
责编丨田维星
审核丨杨会仙
运维 |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