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高光!白剧《苍洱云归处》演透乡村振兴真味→

“簇簇秧苗田中站,灿灿星光水云间。眼前骤然生机现,乡村另有一片天……”8月24日,大型原创现实题材白剧《苍洱云归处》精彩亮相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广大观众都被这一台地方特色浓郁、民族特征鲜明的少数民族剧种绽放的艺术魅力所深深吸引。






《苍洱云归处》由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大理州白剧团)共同精心创排,是一台反映乡村振兴战略的现代白剧作品。以大理白族村落董家台为叙事坐标,勾勒出一幅横跨十余年的乡土精神寻根图景。该剧于2022年开始进行剧本创作,经过主创团队的反复研讨、深入调研、精心打磨,剧目于2025年6月在大理首演,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场场爆满。


该剧目获2023年度云南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剧本曾入选中国戏剧家协会曹禺戏剧文学讲师团改稿会,获“金孔雀·中国民族戏剧”2024年度优秀作品评选戏曲类“优佳”剧本作品。






剧情简介


《苍洱云归处》讲述了自幼立志学农的少年袁高翔,因父亲老袁叔的执意阻挠背离乡土,跻身都市成为资本浪潮中的逐梦人。当他以投资高管候选人身份重返故乡,衣锦还乡的背后,却隐藏着逃离身份焦虑的隐秘博弈。他试图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以农文旅项目叩开繁华世界的大门,却在资本逻辑与农耕伦理的碰撞中屡遭震荡;父子二十多年未愈的裂痕里,沉淀着几多代际间的隐痛与和解……从“逃离土地”到“误用资本”,再到“重返田园”,袁高翔在秧田里完成灵魂的涅槃,他赤脚踩进泥沼,与父亲和解,与土地对话,最终带领村民创立农产文旅联盟,让董家台在保留原生肌理的同时绽放出现代光彩。



该剧时长110分钟,共分九场,剧情跌宕,阵容整齐,舞台呈现艺术感染力强,有机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表现手法,是对新时代民族戏剧创作的有力探索。剧中白族歌舞、栽秧仪式、非遗技艺与无人机、AR技术交织,既展现了苍山洱海的灵秀,也叩问着当代人精神原乡的终极命题。





主题内核


苍洱云归处》以白族乡村为微观切口,折射乡村振兴的宏大时代命题。剧目不将乡村振兴简化为经济扩张,而是聚焦人与土地伦理契约的重建。通过袁高翔“逃离—迷失—回归”的轨迹和父子代际观念的碰撞与融合,映射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话可能,揭示乡村振兴的本质不是对抗现代性,而是重建人与土地的伦理契约、是让土地生长出属于自己的现代性。振兴的内核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也是拯救现代人被异化的灵魂。






艺术特色


《苍洱云归处》注重悲喜交融的风格,剧情笑中带泪,兼顾文学性和通俗性,以唤起观众的观剧兴趣和共情思考。注重地域文化的鲜活表达,将田家乐、力格高、霸王鞭等非遗元素自然融入剧情,将田间劳作场景转化为诗化舞段、将土地升华为顿悟的精神道场,呈现“歌舞即生活”的民族特质和东方哲学、传统智慧的现代性转化。注重舞台美学的创新融合,传统戏曲程式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碰撞,营造视觉隐喻,揭示乡土是精神原乡与现代起点的交织之所。注重群像塑造的烟火气息,每个人物都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打破“精英拯救乡村”的叙事窠臼,凸显“乡村振兴人人可为”的集体力量。






了解多一些:关于白剧


白剧是流行于云南大理地区的少数民族剧种。它以具有悠久历史的白族吹吹腔和白族大本曲为基础,融入部分白族民歌、舞蹈等,经过500多年的演化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台演剧形式,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式起名为“白剧”。


白剧使用“汉字白音”为舞台道白。白剧的唱词格式一般以白族的“山花体”词格为主,唱腔曲调有三十多种,表演节奏鲜明,规律严谨,比较古朴,有严格而固定的程式。不仅在大理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全国也有较高的知名度。2008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白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剧团简介


大理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大理州白剧团)成立于1960年,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级唯一的集戏曲(白剧)、舞蹈、声乐、器乐、舞美等创作演出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属公益二类文化事业单位。


60多年来,剧团曾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五次晋京演出,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创作了白剧《红色三弦》《苍山红梅》《望夫云》《苍山会盟》《蝶泉儿女》《白洁夫人》《阿盖公主》《将军泪》《情暖苍山》《白月亮·白姐姐》《白洁圣妃》《洱海花》《榆城圣母》《数西调》《白子情怀》、大型歌舞晚会《玉洱银苍》《魅力大理》《苍洱清风》《苍山洱海的祝福》《大理是个好地方》《七彩田园·幸福大理》《蝴蝶泉边》《辉煌六十载·幸福新大理》《家在大理》、歌舞剧《七彩云霞》等近百台大型剧目和几百台中小型剧(节)目。培养和涌现出一大批白剧艺术家和优秀艺术人才;曾摘取过“文华奖”“梅花奖”“曹禺剧目奖”“电视金鹰奖”“金孔雀表演大奖”和多届云南省“新剧目展演金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大奖一百多项,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中的佼佼者。


1992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天下第一团”称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大理州白剧团“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来源:大理州白剧团(剧照提供:梁杉

编辑:苏巧 李斯

责编:字昕

终审:苏建东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