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巴油粉来一碗,葱花芫荽麻辣姜 |大理非遗请开麦



南涧锅巴油粉是南涧县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南涧锅巴油粉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杨国秀

本期非遗开麦人



↑↑↑

倾听非遗传承人心声




历史传承

相传南诏国时期,无量山普遍种植豌豆,且品质较高。明代汉人大量迁入云南,随明军入滇的汉人在南涧落脚后,将汉人的饮食习俗带到了南涧,并与当地人共融形成了浓烈重口、酸辣为主的饮食习惯,南涧锅巴油粉也由此产生,一直沿续至今。如今,南涧锅巴油粉已成南涧地方有名的特色风味小吃的代表。




传统技艺

南涧锅巴油粉

以豌豆粉和水为主料

豌豆粉制成金黄的锅巴

二次加工后形成的豌豆淀粉

用以制成清透的油粉

锅巴的制作最为重要。将豌豆粉搅拌成浆,过滤干净,倒入油在锅中均匀涂抹,整个过程需掌握好火候,这样制成的锅巴色泽金黄,厚薄均匀。之后,把提炼好的豌豆淀粉调成浆,徐徐倒入沸腾的开水锅中,同时不停地搅动,直到浆汁粘稠透明成熟后即成油粉。最后,在簸箕或衬布上,铺一层锅巴浇一层粉,重复多次,让锅巴与油粉层层相叠。待锅巴与粉凝固后,侧面下刀,横切面层次分明,锅巴金黄、油粉玲珑清透。



特色美食

南涧锅巴油粉在南涧8个乡镇均有分布,是当地人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美食。因区域不同也有“分支”,即南涧油粉、无量油粉、公郎油粉等,工艺相同,外形略有差别。锅巴清润爽口、绵韧耐嚼,粉则软糯细腻,入口即化。

南涧锅巴油粉有凉食和热食两种吃法,吃法不同,口感各异。


1.热食:锅巴与热油粉裹在一起,豆香四溢,是当地早点和夜宵的首选。


2.冷食:南涧油粉与木瓜醋堪称绝配,木瓜醋酸中带甜、清爽可口,配食锅巴油粉,酸辣爽口,是当地人的平常小吃,还是席面特色冷盘。


常用作料:木瓜醋(热食一般不用)、酱油、葱花香菜、油辣椒、麻油、花生碎等佐料。

作为彝乡南涧美食之一的锅巴油粉,牵引着许多家乡人的味蕾,无数岁月以来一直受到食客的青睐。一碗碗锅巴油粉,就是南涧人舌尖上无尽的乡愁印记。



记者:字昕 苏巧

部分资料由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编辑:字昕 迟晓娟

责编:李婧

终审:苏建东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