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大路走小路”,这个书店里藏着大理的街巷哲学

大理的风,总带着故事的气息。它拂过苍山的雪,掠过洱海的波,也悄悄溜进三文笔村的小巷,停在一家名叫“小路书屋”的书店。在这里,书页翻动的声响与青瓦木梁的呼吸交织,成了大理多元文化图景中一抹温润的底色。店主小璐,这位曾因疫情裁员而来到大理的女子,用她的故事和坚守,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如今,书店不仅是她的事业,更是她深深眷恋的生活方式。





“不走大路走小路”,这是小路书屋的标语,也暗合着大理的街巷哲学 —— 比起车水马龙的主街,小巷里藏着更真实的大理。小璐从未想过迎合大众对大理“慢生活”“松弛”“躺平”的刻板印象来打造书店。在她心中,书店是一个纯粹的精神空间,不应被外界的标签所束缚。


“我不想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小璐说道。她对书店的期待是,成为一片能让人们真正沉浸于阅读的净土,而非一个被过度消费的文艺符号。

书店所在的房子,是一栋有着多年历史的老屋。房东爷爷如今已70多岁,这房子是他的爷爷亲手盖的。当店主租下这间房子要开书店时,房东爷爷满心欢喜,仿佛看到了老房子新的生机。他不仅给予了店主很多鼓励,还亲自写诗相赠。这份深情厚谊,成为了书店最珍贵的“装饰”,也被店主视为镇店之宝。







书店内部,五华楼和三塔的版画、房东爷爷的题诗、朋友寄卖的白族文创,这些元素并非刻意设计,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成为书店的一部分。






书店的客人,既有本地人,也有旅居者和游客,小璐一直在努力避免书店过度商业化,她更期待那些真正热爱阅读的客人关顾。


为满足部分游客需求,她提供专门的拍照区域。这种“区隔化”管理,既尊重了阅读空间,也照顾了不同客人的需求。她希望将拍照的人和真正看书的读者区分开来,让书店保持那份宁静与纯粹。


书店还吸引了许多热爱阅读的人来当义工。他们在社交平台上联系小璐,自愿帮忙整理书店事务,体验书店生活。这种互动不仅为书店注入了新鲜活力,也让义工们深刻体验到了书店的文化氛围与理念。“我希望书店能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部分。”小璐表示。她相信,只有真正融入社区,书店才能持续发展。


这家开在大理巷子里的书店,就像一个避风的港湾,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没有外界的喧嚣和浮躁,只有书香的陪伴和心灵的交流。店主小璐用自己的坚守和努力,守护着这份纯粹,让每一个走进书店的人,都能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记者:施晓倩 刘辰龙 毕瑞怡(实习) 段思榕(实习)

编辑:阿苏越

责编:字昕

终审:苏建东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