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弥渡县寅街镇大庄村,各村组的污水管网工程正在有序施工,以前,由于没有管网及污水处理系统,村内的污水得不到有效收集和处理,针对村民的强烈反映,村里积极向上争取相关建设项目和资金,不到一年就完成项目落实并启动建设。
之前村里污水很脏、很臭,但是现在污水管网弄好以后,环境卫生越来越好了,村子越来越舒适了,这才是美丽乡村的样子。
我们整个大庄村委会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部实施污水管网全覆盖统一治理,设置了9级的发酵池、6级的阶梯式净化池,污水到最后一道程序处理出来的时候就达到我们农田灌溉用水的标准。
目前,1座污水处理站、2个生态氧化池以及全长6000多米的雨污分流管道正加紧施工建设,管网处理的是污水,连通的则是广大群众的心。一直以来,大庄村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推广“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五共理念。通过召开党员会议、群众会等广泛征求村民对村庄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群众有诉求,也可以直接向村上反映,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能及时解决的,我们当天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每个周一例会的时候,就会进行三村三委会认真细致的分析,能解决的一星期内给老百姓回复,不能及时解决、超出我们村委会能力的,我们就逐级向上汇报,争取项目,最终达到帮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目的。截至今年6月30日,我们一共接到老百姓反映问题53件,办结率100%。
这些年,大庄村积极收集群众关于乡村建设的意见建议,通过实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村入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卫生公厕实现全覆盖。同时,还利用闲置地、边角地等因地制宜新建和升级改造不同规模的小公园、小绿地,为村庄“补缺提质”。实现了人居环境洁净、治理能力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大庄村的变化,是“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生动写照。围绕“到2035年乡村要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总体目标,大理州各地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示范带动引领、以人居环境整治破题,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水电路网、快递物流、冷链设施、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完备度。协同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和垃圾收集处置。目前,全州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污水和垃圾的治理率分别已达81.63%、62.58%和96.97%,建成自然村卫生公厕2740座,已覆盖全州100户以上较大规模自然村。三年来累计绿化面积44.13万平方米,累计植树14.27万株,“户清扫、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运行机制,已覆盖全州1097个村、居、社区。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牢牢抓住“十五五”的重要契机,进一步做优、做实规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的资金支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建设,全力打造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公共服务更加便利的美丽乡村。
系列报道更多阅读戳链接:
记者:蔡亮 李希楠(实习)
弥渡融媒:李加勇 罗兴武
编辑:李玲 朵朵
责编:邢雅丽
终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