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研究团队2023年发现昆虫新物种3种,分别是大理蝎蛉、南诏蝎蛉、苍山蚱。2024年发现昆虫新物种5种,分别是花甸坝蝎蛉、枯荣蝎蛉、圣应峰蝎蛉、拟伐折罗蝎蛉、苍山潜穴虻,发现植物新物种1种,即苍山鸢尾。
苍山鸢尾的发现给这个类群添加了一抹亮丽的颜色,从另一方面它也佐证了我们苍山的植物多样性实际上是非常丰富的。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编制《苍山片区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苍山片区生物多样性监测实施方案》,并于2024年开展7条动物样线监测,取得丰硕的监测成果。
发现这里脊椎动物的门类非常多,比方说兽类和鸟类,兽类大概有70多种,鸟类大概有300种左右,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合起来差不多有60多种。这个区域的珍稀濒危物种的数量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这都凸显了苍山地区保护的重要性。
经过长期努力,苍山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呈现良性循环趋势。特有物种漾濞槭种群数量从红色极危的4株逐年增多到5万多株,解除了漾濞槭种群数量的危机;多年未见的小熊猫、亚洲黑熊、中华斑羚、豹猫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又重现苍山。
开展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目前存在的难点主要是地理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人类活动多重压力,保护管理与科研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公众保护意识与参与度不足。
我们希望公众能够提高对苍山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意识。苍山每年迎接非常多的人流量,面临这么多人的涌入,如果大家保护意识不够,那对于苍山的管护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意识与社会共同参与。
记者:石晓晶 赵绍远
通讯员:戴鑫媛 肖涵
责编:李婧
终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