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今天一起探访大理这些红色地标

今天是“七七事变”八十八周年纪念日

卢沟桥上的硝烟早已散尽

盛世中华 山河无恙

但这个日子 我们永不能忘


一起来了解

大理的这些红色文化名胜

它们,不仅承载着革命烽火的历史记忆

更在夏日葱茏中焕发新生

↓↓↓


红军长征精神寻迹




宾川县新庄“红军村”


杨宏毅 摄


新庄村位于宾川县海稍水库环海路上,曾是楚雄大姚白井盐运往祥云、弥渡、景东等地的重要运盐古道,也是1936年红军二六军团北上抗日途经宾川的重要通道,村内至今保留指挥部、红军标语等遗迹。



南薰桥战斗遗址



李静 摄


1936年4月19日夜晚,红二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的率领下,沿迤西大道占楚雄南华县过英武关,袭祥云后进入宾川与红六军团会合。4月20日拂晓,负责攻城的红二军团与守城之敌在南薰桥展开了顽强战斗,血战约6小时,攻破州城,因此,南薰桥也被称为“红军桥”。



鹤庆红军长征纪念碑与陈列馆



1936年4月,由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关向应率领的红二、六军团由宾川进入鹤庆。4月23日,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鹤庆县城,在鹤庆休整了一天两夜。红军在鹤庆期间,过六乡一镇,46个行政村,172个自然村,历时六昼夜,在鹤庆行程110公里。


红军所到之处,打击土豪劣绅,开仓放粮,解救劳苦百姓,宣传救国和抗日方针,纪律严明,受到了鹤庆人民的热烈欢迎。老百姓不仅争当向导、送茶送水、医治伤员,以田麟勋为代表的27名青年还踊跃参加了红军,为云南的革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红军留下的伤病员,得到了鹤庆人民的掩护和照顾。



革命英烈精神灯塔




祥云县王复生、王德三故居


寸新元 摄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村委会王家庄村80号,为云南传统土木结构民居院落。主院由三开间重檐木结构楼房围成四合院,偏院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布局。整个院落占地面积约64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


“一门三烈”:北大才子王复生、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及幼弟王馨廷,均为中国革命献身。故居复原生活场景,展示家书、手稿。



周保中将军纪念馆



周保中将军纪念馆位于大理市湾桥镇湾桥村。周保中将军是东北抗联的主要领导人、抗日名将、民族英雄、白子将军、人民公仆,在我国的党史、国史、军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纪念馆集中展示了周保中将军忠诚于党、献身理想的优秀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信念,不畏强敌、不怕艰难险阻、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敢闯敢试的精气神,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第一位,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用实际行动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做出了表率。



剑川张伯简革命纪念馆




张伯简为白族早期共产党员,2018年,中共剑川县委在剑川古城重新布展建设张伯简纪念馆,纪念馆分别从少年壮志求真理、勤工俭学主义真、传播火种笔如椽、投身工运勇献身四个方面,以雕塑、图片、文字、音像和实物等形式,对其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抗战烽火记忆现场




祥云云南驿机场旧址

马雯 摄

1942年,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的运输线路,陆地运输被迫停止。中美两国政府被迫开辟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机场到中国保山机场、祥云云南驿机场、昆明巫家坝等机场的空中运输线,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驼峰航线。云南驿机场成为这条航线的重要中转站。展馆陈列着C-47运输机模型与飞行员日记。



回溯岁月

我们能感受历史长河中

那些先辈们的民族气节

方知“岁月静好”背后

曾有怎样惊心动魄的托举

在今日的安定山河中

汲取前行力量


来源:“大理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玲

责编:李婧

终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