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值此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之际,“光影绽放中国行·跟着电影游云南”启动仪式暨大理站活动,于6月24日至7月30日开展!跨越数十载光影,大理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持续书写“影旅融合”华章,成就名副其实的“电影梦工厂”。
即日起,小编带你开启“大理光影之旅”:走进影视取景地,揭秘幕后故事,在熟悉的镜头里发现别样大理风情。
当古老的爱情密码正在苏醒
动画写就的大理最美情书
就在眼前
今天
旅程从梦开始的地方启程
一起走进动画《蝴蝶泉》
↓↓↓
影片讲述了白族青年猎人霞郎与蝶妹被残暴的虞王逼死后化为一对美丽的蝴蝶,在广阔天地里自由飞翔的故事。该片是当时少有的爱情悲剧题材动画片,同时作为一部音乐动画片,全片没有对白,用音乐表现了矛盾的起承转合,并采用先期录音和运用“节省动画、叠化原画”的方法,使影片宛若一曲抒情的乐章,给人和谐、舒缓、畅达、跌宕有致的美感。
当胶片画面投影到动画纸上,《蝴蝶泉》从片头实景自然转场至动画,创作团队应用这种“实景描摹术”,让虚实之间“润物无声”地过渡,形成了绝美对话。
动画《蝴蝶泉》如一枚白族扎染的蓝靛,在观众心间洇开一片苍山洱海的梦境。动画不止于讲述那个流传了百年的殉情传说,而是让大理的“风花雪月”化作有温度的呼吸,在每一帧画面里起伏。
全片采用默剧的形式,依赖音乐和画面推进剧情,这种“去台词化”处理强化了视觉符号的隐喻性,如虞王的黑色披肩象征压迫、蝴蝶羽翼代表自由......
在80年代国产动画以寓言童话为主流的背景下,《蝴蝶泉》以白族民间传说为蓝本构建爱情悲剧。一方面保留了民间文学的质朴力量,一方面通过霞郎与蝶妹化蝶的结局,突破了“大团圆”传统,让观众感受到一个民族对自由的诗意想象。
如今回望《蝴蝶泉》依旧打动人心,真正的动画艺术,或许就应该如蝴蝶泉的涟漪般,既映照现实,又超越现实。一部仅二十多分钟的动画短片《蝴蝶泉》,以美学密度与情感厚度,让动画艺术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成为大理“风花雪月”千年意象的化身。
从地质奇观到爱情象征,蝴蝶泉始终承载着大理最极致的浪漫想象。现实中的蝴蝶掠过水面时,仿佛仍在诉说那个关于自由与永恒的古老誓言——有些美,注定要穿越时空永远飞翔。
持续关注“风花雪月号”
解锁更多影视剧中的大理!
你第一次知道大理
是因为哪部电影/电视剧?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
“大理光影初印象”
?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编辑:施晓倩刘林灵
责编:苏巧
终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