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多年来,“90后”董梦瑶致力于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充分融合白族文化,怀惴工匠精神,一腔设计热情,探索创作出一系列精美佳品,让非遗花丝镶嵌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走进董梦瑶的工作台,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花丝镶嵌作品光彩夺目,精致华丽,每一件艺术品,似乎都讲述着一个个感人故事。一根根如发般纤细的银丝旋转、缠绕、拉扯等,动作娴熟,操作流畅,从用料到塑形,从拔丝到焊接,从点翠到烧蓝……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诠释了她对花丝镶嵌那份独特的情感,对传统技艺传承创新的不懈追求和热爱。
对于董梦瑶来说,从小就对艺术和手工制作有着浓厚兴趣,总喜欢用各种材料制作小物件。但是,真正让她走上花丝镶嵌这条道路的,还是那一次机缘巧的经历,观看“金丝翼善冠”“孝端皇后凤冠”后,亲身感受花丝镶嵌与点翠工艺的魅力,为它精湛工艺、优美造型深深地“迷住了”。自此,花丝镶嵌这项传统工艺,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深深的扎根在她心中,这也开启了她与花丝镶嵌的不解之缘,成了一名非遗花丝镶嵌传承和守护者。
“如此精湛的首饰和技艺,我要学花丝镶嵌。我想做各式各样有我们白族文化的花丝镶嵌……”凭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花丝镶嵌的强烈兴趣,“90后”的董梦瑶从此走上了非遗花丝镶嵌传统工艺之路,也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和坚持的方向。
从自己专注探索花丝镶嵌技艺,到奔走各地拜老一辈有名大师学艺,再到自己独立创作实践花丝镶嵌技艺,一晃就五六年时间,在勤学细研的基础上,深耕花丝镶嵌,逐渐领悟并掌握了花丝镶嵌工艺的精髓。
“总想钻研各种传统图案和工艺技巧,把自己学到的这个工艺带回家乡,想要用这个工艺去传承我们的白族文化。”在此期间,她深入白族文化的宝库,从中寻觅灵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巧妙将传统文化中的“墙花文化”“照壁文化”等融入作品中,通过花丝镶嵌技艺,探索制作出“风花雪月”“墙花文化”“照壁文化”“信仰图腾文化”等日常佩戴饰品,每件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她对这一门技艺的深刻领悟和精湛运用。
“风花雪月”是一个秀雅大气的白族头饰,代表白族文化里面“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和洱海月”的寓意,造型精美,线条流畅,花纹细腻且富有层次感;“照壁文化”是鉴借于白族“三坊一照壁”的建筑“琴鹤家声”赵姓,将艺术性和思想性融入作品中,独具一格,活灵活现,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独特魅力。同时,利用直播、短视频平台宣传非遗花丝镶嵌传统工艺,引发了广泛关注。
就这样,日渐精进的技艺和沉淀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制作方法,创作出花丝镶嵌各式摆件、饰物等众多得意之作,以及发簪、耳环、发箍等佩戴饰品,这些作品不仅传承了传统工艺,更巧妙地融入现代元素和设计理念,不因循守旧,力求突破传统,迎合当下年轻人追求的现代时尚,让花丝镶嵌在传承创新中发展,设计风格大胆时尚。
如今,董梦瑶还在花丝镶嵌道路上继续探索,打算成立自己的一个原创工作室,传承千年的花丝镶嵌工艺,再融合白族文化,将背后的文化故事讲出来,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白族文化、关注花丝镶嵌,更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机与活力。“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这一项文化,去了解和钟情于花丝镶嵌工艺,把这门千年优秀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董梦瑶对这项技艺未来充满信心。
终审:李政波
点亮在看,推荐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