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联合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珍稀植物调查期间,有了新的发现——景东翅子树。这是首次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发现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该物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被《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2022版)》及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此前仅发现于普洱、德宏等地。
此次发现的景东翅子树种群位于澜沧江沿岸沟箐区域,海拔约1500米,共20株,树高8—10米,最大胸径20厘米,长势良好。其生境保护完整,为后续种群恢复研究提供了重要样本。
景东翅子树为锦葵科乔木,高可达25米,是云南特有种。本次发现填补了大理州该物种分布空白,对完善极小种群保护策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大理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首次在该区域记录到24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白菊木。此次发现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意义非凡,也为珍稀植物保护工作带来新契机。
白菊木(Leucomeris decora)是我国珍稀罕见的木本菊科植物。白菊木树形优美,先花后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
菊科植物绝大多数属于草本,植株矮小,木本菊科非常稀有,白菊木可谓是菊科植物中的“大个头”。当天,工作人员在仅有5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24株白菊木,并对该区域中最大的一棵白菊木进行了测量,经测量该株白菊木树围92厘米,直径30厘米。
为保护这24株白菊木,金光寺保护区管护局迅速采取行动。一方面,加强对发现区域的巡查力度,防止非法砍伐;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提升周边群众的保护意识。下一步,管护局将扩大调查范围,进一步摸清金光寺保护区白菊木的资源数量,对其物种进行监测和挂牌,并加大原生地的保护力度,让白菊木在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得到更好的繁衍生息,不断开枝散叶。
终审:李政波
<
>
左右滑动查看大理州媒体矩阵
点亮在看,推荐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