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
大理市鸡足山路樱花盛放
在这条粉色大道上
周红博在晨光中清扫着书店外的落叶
用心照看自己在大理创造的“桃花源”
“书店没法存活!”
“现在大环境不好还开书店?”
在一声声质疑中
周红博理想中的书店
还是在大理与大家见面了
“与其苦苦寻找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不如自己创造一个
我理想中的书店就应该
存在于大理这样的环境中”
早前,大理对于周红博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有时会听说某个前辈到大理旅居或是定居了。疫情期间需要居家办公,在寻找舒适办公环境的过程中,他终于发现了诗画一般的大理,“那是我第一次来大理,有阳光有花,山上还有雪,气候也很舒适,特别符合‘风花雪月’这样诗的意境,当时就决定来大理了。”
杨继培 摄
在北京工作和家乡辽宁生活时,喜欢散步的周红博总是因为冬天太冷,或是夏天太热,亦或是沙尘暴等天气因素无法出门。在大理,无论春夏秋冬,他随时可以出门走一走。相对于“旅游城市”,周红博更喜欢称大理为“旅居城市”。
他说:“短暂的几天旅游并不能真正去感受到大理的魅力。需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这里慢慢生活,才能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影响。我之前的工作状态特别浮躁,每天都感觉心里有一股怒气。刚到大理的时候也有,待的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地平静下来,考虑事情也不会偏向极端。”
十多年来,周红博一直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晚上十一二点才到家是经常的事。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找一家舒适的咖啡店,看一本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是他疲惫岁月里的一剂“良药”,为自己开一家书店也逐渐成为深藏心底的梦想。在辞职徒步环游世界的过程中,他终于下定决心去打造属于自己的理想空间,“与其苦苦去寻找理想的生活环境,不如自己创造一个”。
在探访过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书店之后,周红博在脑海中已然勾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书店,开书店的心也变得更加坚定。“之前拜访的一位开了几十年书店的老爷爷对我影响很大。他告诉我,永远不要去怪大环境,大环境会决定一些事情,但它不是你做事的根本。要去做自己热爱的事,心里才不会有怨气。”
在“5分钟带你阅读一本书”的互联网时代,周红博希望打造一个大家能够沉下心来看书的空间,而大理正有着让人沉静下来的“魔力”,“去过全国各地的很多城市,觉得特别舒服的还是大理”。依托大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慢生活”的节奏,周红博从细节之处完善这个空间:精心挑选文学书籍,每一个书架上都张贴了“所有书籍均可拆封阅读”的标语,入口处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免费提供女性应急用品……
周红博还在大理遇到了意气相投、热爱咖啡的本地人李若祺。新大理人与大理土著的碰撞,书籍与咖啡的融合,让这个理想空间更有生命力。李若祺告诉记者,“以前只做咖啡的时候感觉节奏太快,而阅读就像做一杯精品咖啡,大家愿意花时间去等待去慢慢感受。我们留在家乡的本地人也需要与外边的思想接触,而新大理人正搭建了这样一个通道。他在经营理念、产品定向、客户画像等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周红博和李若祺希望把这个店打造为一个社区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见见朋友、喝喝咖啡、看看书、办公、写作业……为大家提供一个线下独处或是社交的空间。书店开张两个多月,虽然还未开始盈利,但是顾客在稳定增加,旅居大理的人群成为了主要客群。
在大理旅居多年的陈婷经常光临书店,她说:“我觉得它也是一个文化或是精神的空间,大家还是需要一个除了家、工作以外的地方,独处也好,和朋友在一起也好。这样书店和咖啡馆相结合的店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会让大家更好去享受当下。”
记者:迟晓娟 杨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