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韵,芳华绽放


三月风暖,苍山洱海畔的春意悄然浸润校园。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大理市少年艺术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具匠心的非遗传承活动。全体教职工在“三道茶”的醇香与扎染的斑斓中,感受非遗魅力,共度诗意时光。


匠心启程——承教育匠心之魂

时国光校长以温暖致辞拉开活动序幕。他从非遗传承延展至教育者的耕耘之路,特别致敬女性教职工:你们以独特的魅力和才华,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今天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共同传承非遗的韵味和精神,愿你们的美丽与活力,像花儿一样绽放!


茶韵千年——品白族“人生三味”

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不仅是待客之礼,更是人生哲思的凝练,体现白族儿女以茶寓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热情好客、崇尚礼仪的文化品格。学校特邀董氏白家三道茶综合传习所团队到校开展传承活动,省级非遗传承人董金香女士现场演绎茶艺,为教职工亲手烹制这道“舌尖上的文化密码”。从苍山雪水煮沸的初苦,到乳扇红糖调和的甘甜,最终以蜂蜜姜桂的悠长回甘作结,教职工们在茶香中体验生活百味,感悟教育事业的耕耘与收获。


指尖生花——绘扎染“蓝白画卷”

扎染,白族人称为“疙瘩花”,一针一线、一扎一染皆是匠心。活动现场提供了天然板蓝根染料与纯白棉布,教职工自由创作:或折叠成纹,或缝扎成趣,浸染、氧化、漂洗……每一块布都因双手的温度而独一无二。活动后,老师们纷纷展示亲手制作的扎染方巾,让非遗之美装点日常,更寓意着教育者“以匠心育繁花”的初心。


非遗是活的遗产,它需要被看见、被体验、被热爱。学校将妇女节庆祝与非遗体验结合,既是对女性教职工的暖心致敬,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三道茶的余韵中汲取力量,在扎染的经纬间编织教育梦想,让非遗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让文化自信绽放时代芳华!



来源:大理市少年艺术学校

编辑:王 丹

审核:赵向军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