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起踏歌,到天峰山赴一场民族盛会


春和景明山川秀,万民同乐歌舞中。每年农历二月十五,600余位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相聚祥云普淜“天峰山歌会”,共赴非遗盛会,能歌善舞的各族同胞踏歌起舞、众及万人。

“每逢二月十五,四方民众蜂拥蚁附云集天都,吹笙鼓舞,夷人尽欢腾之,歌尚存上古之淳风。”立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天峰山古碑文如实地记录了“天峰山歌会”彝家人朝山打歌的场景。

歌会当天,彝家汉子身穿羊皮褂,吹着芦笙,弹着三弦,女子身着七彩盛装,牵手踏歌,满山人群三五簇拥、熙熙攘攘。

“日子今天好,今天日子好,阿哥阿妹来相遇,不问你是哪家人,不看你是富与穷,欢欢喜喜对起歌……”古老民歌小调质朴、柔情、深远,以彝族儿女清脆、高亮的嗓音叙述、演绎古老而深情的故事,过山号、三弦、树叶的混响是天峰山标志性的优美旋律。

“弹起弦子跳起脚,跳起黄灰做得药。”大家用打歌的方式表达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唱出了生命纯真、生活安乐、国家富强,跳出了吉祥幸福、和顺康泰。

弹唱现场,表演者的眼神里充满着幸福与激情。“拢歌”“攒歌”“顺河跳”“跑跳”“正音歌”,用三弦、唢呐、二胡、月琴、笛子等民族乐器共同演奏,有真真切切、悠久绵长,也有清脆有力、余音绕梁。

民族盛会,盛在种类繁多、品类齐全、引人入胜。天峰山歌会活动内容不仅仅是民间对歌,也不是单一的民族传统歌舞展示,而是集文化、经济、宗教、生态等为一体的民族盛会。逛凤来古镇、访老君盛境、聆天峰松涛、赏彝家歌舞、尝特色美食、带风物特产,与天峰山生态肌理相互映衬合为一体,品味真正的传统民俗与人间烟火。

2017年,“天峰山歌会”被云南省文化厅公示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普淜镇紧紧抓住申报天峰山歌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机遇,以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非遗资源为抓手,多元化开拓非遗资源,带给您的是沉浸式的非遗体验。





来源:祥云时讯

编辑:王 丹

审核:赵向军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