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寓意好!大理人的超美嫁衣,看过的都慕了

关坪乡位于云龙县东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主要居住着汉、白、彝、傈僳等民族。其中,白族是关坪乡世居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朴实热情,靠勤劳的双手养育了一代代关坪儿女。




关坪白族妇女心灵手巧

除了田间劳作、操持家务

她们也热爱刺绣





云龙县关坪乡关坪村委会元里场组 村民 杨会芬

刺绣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可以聊聊天、 唱唱山歌,这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对于关坪白族女子来说,结婚当天必须穿着绣花服饰,腰带、衣服、鞋子都得带刺绣。早年间,新娘结婚的刺绣服饰一般是新娘本人或者新娘的母亲提前缝制,不会缝的人家也必须要买上一套来穿。


杨会芬

现在我们穿的是我们山地白族的新娘装,围腰上绣有太阳花,代表生活永远向阳,腰带上绣有两只小鸟,寓意成双成对。身上背的这个小包也是刺绣品,是用来装喜糖的。



关坪白族刺绣

既代表了当地白族的文化特色

也表现了白族妇女们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杨会芬

我手里面拿的这个围腰,上面绣有牡丹花,代表花开富贵、吉祥如意。一般我们绣都是单朵花,大的绣三朵或者五朵、七朵,不绣双数。



和绝大部分关坪白族女子一样,杨会芬的刺绣启蒙老师是家里的奶奶和妈妈。从18岁能完全独立刺绣到现在,她的刺绣技艺越来越娴熟。


杨会芬

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看长辈们在缝缝绣绣,颜色很好看。小时候觉得好玩,就让长辈教我缝上两三针,五六岁的时候就正式开始跟着长辈学。



杨会芬是村里的村民小组长,也是乡里的人大代表。她外向开朗、思维活络,28岁时开始卖绣品,除了自己绣的,本村或者附近寨子的姐妹们也把绣品拿给她卖。


杨会芬

平时放牛放羊,还有农闲的时候,姐妹们会绣一些东西让我帮她们卖,可以补贴家用,也能买自己喜欢的化妆品、衣服、包之类的。我自己也喜欢,她们也高兴,大家互帮互助。



杨会芬爱上刺绣,并努力把刺绣做成了一份事业,一定程度也是受丈夫的姐姐杨明祥的影响。58岁的杨明祥目前是白族刺绣省级传承人,她似乎生来就有刺绣天赋。


云龙县关坪乡关坪村委会龙棚组 村民 杨明祥

小时候,我就对刺绣感兴趣。12岁时跟着我奶奶和姑姑学,之后我自己穿的衣服上的图案都是自己绣的。我一绣起花,就把操心烦恼的事情都忘记了。



如今,杨明祥已经做了四十多年的刺绣,还带出了不少徒弟。刺绣已经成为她生活的快乐源泉。



作为山地白族中的优秀女性,杨明祥和杨会芬热爱生活、心怀梦想,她们希望当地白族刺绣技艺能不断传承下去,也希望更多的绣品走出大山,走到更远的地方。


记者:赵春燕 赵云贵
编辑:字昕李玲
责编:苏巧
终审:苏建东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