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吧!板凳龙












板凳龙,这一古老而热烈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久远的岁月,或是在某个宁静的乡村仲夏夜,又或是在一场欢庆丰收的盛宴中。




在大理白族地区,每逢喜庆佳节,人们都会舞起板凳龙,祈求家庭幸福美满、亲人平安健康。



田野上

板凳龙舞动盘旋

这是属于烟火人间

心跳喜悦的热烈




洱源板凳龙动作丰富且具有较高难度,有龙抱柱、龙翻身、龙上天、背靠背等12套动作。这些动作不仅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力,还要求有足够的力量和技巧。分演时,一条板凳龙就像一条 “小龙”,动作灵活;而多条板凳龙一起表演时,则合成 “巨龙”,场面壮观,气势磅礴。



今年77岁的杜建华是板凳龙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初识板凳龙时,只有二十多岁。




杜建华
板凳龙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我的父亲,爱好文艺和舞龙,所以他把板凳龙传承给了我,现在我又把板凳龙传承给了我的孙女。



杜池燕
杜建华孙女

小时候,爷爷经常给我讲板凳龙的民俗传说,也经常给我跳板凳龙,所以我从小就学会了这些动作。


洱源县斯甘俏艺术团,每天都在进行着板凳龙的日常排练。杜建华和孙女杜池燕和成员们一起见证着团队的成长。


艺术团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对节目内容进行了创新,将板凳龙表演与霸王鞭舞蹈进行结合,增加了表演的观赏性,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



表演过程中,板凳龙在场地中央蜿蜒游动,展现出龙的威严和气势,而霸王鞭舞蹈则穿梭在龙的周围,他们要根据板凳龙的舞动路线和速度来调整自己的位置和动作节奏。


两者的结合,既保留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又相互补充。就像在一场盛大的庆典中,板凳龙代表着古老的信仰和庄重的仪式,霸王鞭舞蹈则代表着民间的欢乐和活力。它们共同展现了白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



斯甘俏艺术团成立后,一直不间断地培养着年轻的传承力量,不仅在洱源当地频繁演出,还曾多次去全国各地巡演,让观众领略了白族的传统文化,搭建了外界交流的桥梁。



龙腾舞,板凳连

彩光摇曳夜不眠

欢声震长天

风拂面,心犹念

民俗传承岁月

祥瑞满人间



通讯员:纳天麒 李杰

编辑:朵朵 刘林灵

责编:字昕
终审:苏建东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