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南延中段,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的白族人口聚居地,素有“白族文化聚宝盆”的美誉。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甸南镇合江村象鼻洞旧石器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10—7万年前剑川就有人类生活繁衍。距今5300—2800年的海门口遗址,开启了云贵高原青铜文明的发源地,是云南文明之源。
截至2017年,全县有6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有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沙溪古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剑川古城。其中剑川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石钟山石窟、西门街古建筑群、沙溪兴教寺、海门口遗址、景风阁古建筑群以及由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共同申报公布的茶马古道云南剑川段。
今天
就和小布一起走进
“南天瑰宝”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石窟位于剑川县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处的石钟山上,开凿于南诏大理国时期(850年至179年)。
石窟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三个地区,共有17个窟,造像140躯,石兽2只,岩画3处,造像题记5则,其它题记40则,碑碣5通。
甲子寺全景
沙登箐石窟区
华严三圣
阁罗凤出巡图
石钟山石窟为中国石刻艺术至敦煌开始一直往南延伸,结束在中国最南端少数民族地区的石窟艺术。
石窟有四种类型的造像:一是南诏时期帝王将相的造像;二是佛教(佛、菩萨、明王、天王和力士等)造像;三是外国人造像;四是生殖崇拜的雕刻“阿央白”造型。
波斯国人
普贤菩萨与昆仑奴
石窟具有浓郁的盛唐与宋代的艺术风格及地方民族特色,多用圆刀技法,布局严谨而有层次,线条圆润流畅,人物身材匀称,带有生活气息。
南诏王出行图
阿央白及二天王像
1961年3月14日,石钟山石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终审:李建奇
点亮在看,推荐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