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大理文旅
>
正文
云龙吹吹腔:500多年传承不止,生生不息
2024-06-20 09:10
有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66
云龙
吹吹腔
传承不止 生生不息
铿锵有力的节奏
充满山地白族特色的地道唱腔
一种以唢呐
作为背景音乐主基调的地方戏剧
被称为
白族吹吹腔
是云龙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又被叫做“唢呐戏”
在云龙民间被广泛传唱
这一唱,就是五百多年
兄弟两路把兵交
投后截杀须趁早
快快出马莫迟了
……
在云龙县长新乡大达古戏台,箐干坪吹吹腔剧团正在上演吹吹腔经典剧目《扫平江南》。云龙县长新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吹吹腔的重要发源地,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长新乡大达和箐干坪两个白族吹吹腔剧团在大达村古戏台同台演出,交流吹吹腔技艺。对周边的群众来说,这可是他们生活中最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
大达村村民 陈胜花
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老祖宗传下来的,逢年过节都会表演吹吹腔,大家都会来看。
村里87岁的退休老教师张义珍回忆说,现存的古戏台建于1934年,比自己的年龄还要大,在他10岁时就逐渐开始登台表演,退休后又从事着吹吹腔的创作和指导等工作。
吹吹腔之所以又叫“唢呐戏”,是因为它在伴奏中使用了唢呐这个乐器。在箐干坪吹吹腔剧团,原来的唢呐手去世后,作为本地人,赵柳通过自学主动承担起了唢呐手一职,并把吹吹腔融合到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传承的种子。
箐干坪剧团演员 赵柳
古人留下来的东西太宝贵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不能失传,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用“
小手牵大手
”这种方式,让吹吹腔生生不息。
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吹吹腔老艺人们在不断交流、交融、推陈出新的同时,特别注重吹吹腔艺术与表演技艺在老中青几代人之间的传承。
大达吹吹腔剧团团长 张杰兴
每一年我都上台,手把手教他们,特别是唱腔方面,传承文化是需要我们一直坚持做下去的。
大达剧团 陈豪
我从学前班时就开始学习表演了,到今年已经上台表演过6次了。
白族吹吹腔在云龙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云龙县已有9个白族吹吹腔剧团,除一个专业剧团外,其余都是民间的业余剧团,主要分布在功果桥镇和长新乡。
云龙县非遗中心主任 杨永生
在今后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我们会持续开展类似的活动,把我们的吹吹腔传承好、发展好。
云龙融媒:曹东 杨伟松
编辑:字昕
责编:迟晓娟
终审:苏建东
分享
微博
微信
QQ
复制转载
新闻推荐
1
“清风” 护航 技术赋能 ——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举办融合媒体办公生产平台学习交流会
“清风” 护航 技术赋能 ——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举办融合媒体办公生产平台学习交流会
2
五一鸡足灵山隐逸!宿在白族民居感受大理慢生活!#在大理爱上生活 #五一劳动节 #五一假期 #文化中国行
五一鸡足灵山隐逸!宿在白族民居感受大理慢生活!#在大理爱上生活 #五一劳动节 #五一假期 #文化中国行
3
洱海情 春喜歌 洱海保洁员——李春喜 #五一劳动节 #全国劳动模范 #洱海保护 #身边的榜样
洱海情 春喜歌 洱海保洁员——李春喜 #五一劳动节 #全国劳动模范 #洱海保护 #身边的榜样
4
“五一”假期游大理,品苍洱月明,照山河故人,快来完成您与大理的美丽之约吧!#大理旅游攻略#五一游大理 #主播有话说 #文化中国行
“五一”假期游大理,品苍洱月明,照山河故人,快来完成您与大理的美丽之约吧!#大理旅游攻略#五一游大理 #主播有话说 #文化中国行
5
云南省首个碳足迹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正式启动
云南省首个碳足迹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正式启动
6
#舌尖乡愁 #大理美食 #吃在巍山 #在大理爱上生活 舌尖乡愁:巍山粑粑
#舌尖乡愁 #大理美食 #吃在巍山 #在大理爱上生活 舌尖乡愁:巍山粑粑
7
《海星说交通》之七十四期 您好:请减速慢行!#海星说交通 #平安是福 #普法强基在行
《海星说交通》之七十四期 您好:请减速慢行!#海星说交通 #平安是福 #普法强基在行
8
#在大理爱上生活 此刻的大理,每天都会因为爱遇见爱|这么超美的大理MV,你怎能不爱 #这里是大理 #大理诗歌季#五一来大理
#在大理爱上生活 此刻的大理,每天都会因为爱遇见爱|这么超美的大理MV,你怎能不爱 #这里是大理 #大理诗歌季#五一来大理
9
五一致敬每个劳动者!#五一劳动节 #在大理爱上生活 #五一假期 #坚守岗位
五一致敬每个劳动者!#五一劳动节 #在大理爱上生活 #五一假期 #坚守岗位
10
#在大理爱上生活 鸡足胜境,宾朋天下 #这里是大理 #宾川
#在大理爱上生活 鸡足胜境,宾朋天下 #这里是大理 #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