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以“笋香竹韵 振兴乡村”为主题的2024年思茅区首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在倚象镇石膏箐村启动。思茅区政府副区长叶园出席活动并致辞。众多专家学者、招商洽谈企业及当地群众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思茅区是云南省甜龙竹资源最丰富、品质最好的地区之一,2019年8月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甜龙竹之乡”金字牌匾。全区现种植甜龙竹4.26万亩,年产量超过1.75万吨,年销售额达1.96亿元,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市第一,已成为继茶叶、咖啡之后又一支撑全区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不仅是一场美食的盛宴,更是文化传承和自然美景的展示,能够让游客通过感受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和乡村之趣,了解思茅区的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进而推动思茅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繁荣与振兴。
接下来,思茅区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念好“山字经”、做足“竹文章”,加大对甜龙竹产业探索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让甜龙竹笋成为连接城乡、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桥梁。
开幕式上,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向倚象镇石膏箐村授以“甜龙竹笋第一村”招牌。
活动现场,思茅区各乡镇农特产品展示展销、“笋王争霸赛”评比、“笋间寻踪”野趣挖笋、全笋宴长街品鲜席、笋尖音乐会、“竞速剥笋”评比、“势如破竹”传统民间运动会、“竹”够有趣DIY体验、竹制品展销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展示了思茅区丰富的农特产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每一位参与者亲身体验丰收的喜悦和旅游季的欢乐。
现场PK 诞生“笋王”
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各村精英携带着自家精心挑选的甜龙竹笋汇聚一堂,一场关于品质与技艺的较量悄然上演。决赛现场,一颗颗甜笋带壳而立,笋尖挺立,仿佛在诉说着大地的故事。评委们细致入微,从外观、重量到色泽、口感,每一项都严格把关。最终,石膏箐村选送的甜龙竹笋拔得头筹,荣获“笋王”称号。
欢乐连连 挖笋剥笋“笋王”PK轮番上场
竹林间,体验挖笋选手或单兵作战,或三两结伴,考眼力、拼手速,采摘惊喜、收获快乐。山间、林下,欢乐声此起彼伏,小小甜龙竹带来大快乐。每一颗甜龙竹都承载着种植户们的汗水与希望。
主会场,擂鼓齐鸣,剥笋选手你争我赶,手间笋壳翻飞,引来喝彩不断;体验区,甜笋美食大作战上演合家欢。
竹林青青 催生乡村振兴大“梦”想
思茅区气候优势明显、区内森林、水能资源十分富足,土壤肥沃酸碱度适中,与丛生竹生长的温度、湿度等所需天然条件高度契合,非常适宜甜龙竹培植。近年来,思茅区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确立以“生态优百姓富林业兴”为目标,做好竹文章,以“做大一产,主攻二产,联动三产”的工作思路,围绕“以政府为引导、多产业链端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金融”为保障,持续打响“思茅甜龙竹”绿色食品牌。同时,充分利用林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木加工和竹下种养殖、竹下中药材等产业,拓宽林竹发展利用空间,持续推动甜龙竹产业全链条升级,擦亮“中国甜龙竹之乡”亮丽名片,努力实现“竹林美、竹业兴、竹农富”的产业发展目标, 让“绿水青山”切实变为振兴富民的“金山银山”。
以竹为媒 以竹会友
提高甜龙竹品牌知名度 美誉度
活动现场,来自思茅区本土的众多商家带着名优特产摆摊售卖,此次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的举办不仅为思茅区的甜龙竹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更为思茅区农特产品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宣传平台。
来自广东东莞的游客张舒惠,在朋友推荐下参加了这次活动,品尝了甜龙竹全笋宴的她赞不绝口,“今天的活动非常热闹,我们玩得开心吃得开心。普洱真的是一个宝藏旅游目的地,不仅山好水美气候好,这边盛产的甜龙竹笋还这么好吃,我打算买点回去给家人尝鲜。”
游客李女士说,第一次实地感受到思茅区的甜龙竹笋文化,身临其境体验了挖笋的乐趣,一边吃甜龙竹笋长街宴,一边听着当地少数民族山歌,别有一番韵味。
“以竹为媒、以竹会友,希望通过甜龙竹丰收旅游季的举办,高起点谋划甜竹笋优质项目,吸引本地或外地龙头企业落地落户、做优做精笋用竹第二、第三产业链,塑造和宣传思茅区竹产业品牌,提高竹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竹产业市场空间,为竹产品打开更广阔的销售渠道。”思茅区竹产业协会会长金伟开说。
“我们石膏箐村种植甜龙竹已经有12年的历史了,目前全村72%的农户都是甜龙竹种植户,种植面积超过一万亩。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扩大种植面积,将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打造甜龙竹特色经济林和科技示范园,吸引更多游客和商家前来拓展规划和游览观光。” 思茅区倚象镇石膏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亚林说。
活动地点
作者:罗嘉 李建红 徐晓芳 陶俊蓉 计全盛 张怡 刘潇 普伟 彭思郭 (文/图/视频)
编辑:徐椿黠
监审:罗 嘉
-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simaotv123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