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以来,永胜县水务局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加强监测预警,提升防汛业务能力。依托永胜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云南省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云南省“四预”系统、云MAS平台等四个监测预警系统,实现雨水情24小时在线监测预报预警。及时组织干部职工针对监测预警系统操作使用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业务培训,要求干部职工熟练掌握监测预警系统,遇到突发强降雨和山洪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通知各乡镇、村委会、水库、水电站、在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等水利行业重点领域负责人转移避险,做到预报精准,及时预警,提升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加强值班值守,保证信息互联互通。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每天安排专人进行防汛值班。同时,联合气象、自然资源部门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及时会商研判相关雨情汛情,防范局地短时突发暴雨洪水和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严格落实好临灾预警“1262”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
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联合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到各乡镇开展汛中防汛检查,了解乡镇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向相关负责人反馈了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关责任人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牢牢抓好转移避险关键环节,遇到险情及时转移避险,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到部分小型水库进行安全检查,紧盯大坝、溢洪道、放水涵洞、金属结构和电气设备等重点部位查找隐患,并向水库负责人反馈相关问题,要求水库负责人及时整改,并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巡查,确保水利设施安全度汛。到永胜县小米田水库与仙人河水系连通工程梅子箐地质灾害监测点等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要求相关责任人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实现信息联动,遇到险情,提前组织施工人员转移避险,保证在建水利工程汛期施工安全。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