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穿针引线之间,一幅幅生动的图案就栩栩如生地在布料上展示出来。在石屏这块热土上各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也让这里的每一幅刺绣作品都独一无二,它们包罗万象、做工精巧,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和智慧。这用针尖描绘出来的石屏之美,宛如一朵朵绚丽绽放的民族团结之花。
在今年哨冲彝族(花腰)火把节上
各表演队身穿绚丽的民族服饰
把整个集市装点得格外漂亮
【哨冲镇中心小学教师 倪青】通过彝族火把节,把我们当地的非遗,例如舞龙、舞麒麟,还有花腰刺绣等,用文艺表演的形式向我们远道而来的朋友展示出来,我作为哨冲人感到非常自豪,同时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觉得我有义务把我们的这些非遗教给学生们,让他们继续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石屏彝族(花腰)刺绣是流传于红河州石屏县北部山区哨冲镇、龙武镇及大桥乡花腰聚居村寨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是红河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案以红色为主,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蕴藏世间万物、宇宙星辰,其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产品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又以妇女刺绣服饰“花口索塔”最具代表性,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绣娘 张爱】我觉得我们的花腰刺绣近年来发展得很好,作品已经流传到美国、中国香港等地,许多专家到我们当地进行考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积极向老一辈非遗传承人学习,让这一项技艺永不失传。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推动花腰彝刺绣及服饰文化健康发展,石屏县成立了绣美彝山专业合作社,签约百余名绣娘,做好传承与培训服务,同时积极拓宽市场领域,大力开发以花腰彝元素为主的文创产品,其中的花腰彝服饰、包包、日用品等产品深受游客欢迎。
一针一线的背后
不仅仅是绣工们的辛勤付出
更是传承了千年而不朽的石屏文明的缩影
在欣赏石屏彝族刺绣的同时
我们也在感受着
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记者:石屏县融媒体中心 张勇 杨成华 刘涵 普春梅 冯栗
排版:封芳静
编辑:陈思佳 许玲静
法律顾问:云南天方律师事务所,律师:董珂玥 18183632523
投稿邮箱:sprmt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