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晓娴
2023年,西双版纳两级人民法院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秉持“如我在诉”的情怀,致力于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不断推动法治西双版纳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司法审判打击罪恶,坚决守护人民群众安全感。守土尽责,严惩跨境实施的诈骗、涉毒、走私、偷越国(边)境、越境赌博等犯罪行为,审结案件653件1319人,实刑率99.20%。审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犯罪案件490件511人,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323件365人。审结盗窃、抢夺等侵财犯罪案件125件145人。以刑事审判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公平正义维护民生,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强化婚姻家庭纠纷诉前化解,调撤率67.02%。加强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执结房地产案件671件案值1.45亿元。强化劳动权益保护,审结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案件1018件。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到位案款1.44亿元。维护农民工等群体合法权益,追回欠薪1.05亿元。
以能动司法摹画“枫”景,全力强化人民群众认同感。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以7个基层人民法庭、35个乡(镇)巡回审判点及11个法官工作室(联络点)为纽带,积极融入综治大格局。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全州81个基层治理单位、29个调解组织和107名调解员入驻平台。推动矛盾纠纷解决一站式集成,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自助立案4121件,让人民群众“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
以公正司法护航发展,用心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落实纾困惠企司法政策,妥善化解涉企纠纷6975件,调撤率44.29%。开展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实际执行到位案款3.64亿元。助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9.04%。以发出司法建议、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等方式,深化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
以司法之翼承托绿水青山,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使命感。深化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归口管理,依法妥善审结环境污染、噪声污染、采矿权纠纷以及非法占用农用地、盗伐、滥伐林木等环境资源案件33件。设立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合作点,携手广西北海海事法院、青海玉树中院强化澜沧江流域环境司法保护合作,设立贺开古茶树保护法律服务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