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柿”业红火有奔头

点击“隆阳发布”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眼下已进入深冬时节,在隆阳区板桥镇孟官社区,甜柿园里的柿子已经采收殆尽,柿子树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日“保养期”,与中秋时节甜柿挂满枝头相比,此时的柿田里又是另外一番繁忙的景象。

柿农们正穿梭于柿子树下,他们或举着剪刀对残枝、弱枝进行修剪,或挥着锄头松土促根,或拖着粪箕施着农家肥,忙碌地为来年的丰收蓄力。


隆阳:甜柿之乡

隆阳区有着中国甜柿之乡的美誉,无论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和品质均稳居全国第一,这无一不得益于隆阳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有力的栽培技术支撑。说到甜柿在隆阳区的种植历史,其实隆阳区历史上与云南全省各地一样,只有涩柿栽培,没有甜柿种质资源,还是在1976年时,从山东引种开始种植甜柿至今,经过多年的驯化种植,先后引进13个品种,繁育出“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的次郎、早秋、太秋等5个品种,还在2012年成功申报“中国甜柿之乡”,2013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柿子 

柿可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消肿软坚  


加大产业力度

近年来,隆阳区结合实际,加大农业产业化调整力度,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化”之路,把发展壮大甜柿产业列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之一来抓,按照“一个标准塘、一担农家肥、一株合格苗、一担定根水、一张塑料膜”的“五个一”要求,进行规范化种植引导,并制定一系列的配套优惠政策,引导群众发展甜柿种植。

目前,隆阳区甜柿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左右,2023年产量预计约5万吨,产值约在3.4亿以上,其中,种植大镇蒲缥镇3万余亩,产值突破2亿元;板桥镇1.2万余亩,产值9600万元。

为做精做优甜柿品牌,隆阳区按照“促集聚、走精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优化品种、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同时,以合作社为主体,建设良种繁育基地2个,供苗面积可达7000亩,年育苗量可达40万株以上,推动了甜柿产量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转变。并依托保山永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隆阳区西山红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隆阳区清牌合作社等对农户的甜柿进行专业化管理。


正在柿田里忙碌的杜兴才是板桥镇孟官社区的甜柿种植户代表,由于果园管理得当,去年大丰收,他乐呵呵地说:“我种的112亩甜柿去年产量达320吨,除去土地流转、农业肥料、修剪采摘的人工成本以外,净收入160多万元。”


蒲缥镇杨三寨村的甜柿种植大户赵梓良,他在合作社的带动和指导下,种植了97.47亩,他说:“蒲缥甜柿不仅品质和口感好,而且采摘期长,可以从9月持续到11月底,预计2024年我家的甜柿产量可达90多吨。”


扩大销售渠道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隆阳区坚持走“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在持续巩固壮大隆阳区西山红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还分区域促动成立了新的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成集果蔬分选、包装、冷冻仓储为一体的扶贫车间、果蔬交易市场就业扶贫车间,引进建成一条加工甜柿、苹果等果蔬冻干脆片的深加工生产线,解决了次品果销售问题。同时,借助互联网推广,搭乘电商快车,打通甜柿销售物流渠道。

近年来,甜柿价格逐年递增,2023年市场均价5元每市斤,最高可达7元每市斤,经济效益明显。现在,隆阳甜柿已远销日本、新西兰、韩国、越南、缅甸、泰国等国际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正是看中了甜柿的市场前景和政府各项有力有效的产业发展措施,板桥镇的甜柿种植大户宋光松在他原有60亩的种植基础上,自2020年至今又精心培育新果园140亩,他说:“不要小看这个果子,如今甜柿已是我们广大种植户的‘致富果’。”

通讯员:张玉祥 周枢培 吴美霖

编辑:夏维东|编审:莽红升 邹 丽

责编:杨 伟

采访热线:0875-2160649

投稿邮箱:longyangxinwenwang@163.com

●转载本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请注明来源隆阳区融媒体中心,不得篡改、增减内容。

●未按此规定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本微信公众号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如有侵权或错漏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修改或删除。



往期推荐

● 《人文永昌》第二季“非遗风”第五集:真水无香——板桥百年老茶馆

【我为群众办实事】百盏路灯暖民心 照亮群众幸福路

理耀隆阳·和我有关 ▏第五期 如何申请城乡低保?

青岗坝,保山推窗可及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