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2024丨美丽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城与乡,一个亘古不变的课题

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同框”

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每个城市都在面临的时代命题

 

面对城乡关系的矛盾变化和发展契机

团结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元江之路”

如何从全局谋划一域

如何以一域服务全局

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促进要素双向流动

如何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城市活力“焕新”,乡村振兴“添彩”。日前召开的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不懈美城乡,奋力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绘就新画卷。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元江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打造高水平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构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致力建设“儿童乐园、青年创谷、老年康居”,把元江这片热土打造成为“中老铁路上的明珠、脉动世界的元江”。



全面提升

产业吸附力、民生承载力、城市优质度

建强滨江园林旅游城市这个核心载体

坚持以产定城、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围绕建设滨江园林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着力丰富县城文旅消费业态,结合云南元江产业园区“一园三片区”规划布局,在县城江东片区保留和壮大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企业,与文旅康体产业相辅相成,将绿色矿冶、现代物流等工贸企业逐步优化布局到甘庄片区,疏解县城功能的同时,打造甘庄这一“副中心”“增长极”,唱好县城甘庄“双城记”。

把建设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同周边特色村寨、特色农业、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业联动起来,明晰城市、农业、生态“三重空间”、发挥“三种功能”,实现“一二三产”优势互补,擦亮“元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中国萨王纳”城市名片。

围绕“10万人、10平方公里”的“双10”目标,坚持以规划定格局,延续“棋盘式”经典布局,推进城市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

持续做好“通泰、润城、增绿、布景、更新、融文、植业”7篇文章,加快打通天宝路南延线、兴隆街等断头路,加快推进引水入城二期、口袋公园、“4+N”城市更新等项目建设。

继续实施绿美城市建设,加强城市风貌管控,坚决杜绝“一边建新城、一边造新城中村”现象。

协同推进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五城共建”,实现“建管治服并举、产城人文融合”。


陶正兴摄

梯次推进

中心集镇、重点村、特色村建设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镇驻地集镇、重点村、特色村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象代表和重要人口聚居地,要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优先把有限的资源和力量集中到这三个“重点”上来,以点带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澧江、红河两个街道驻地纳入县城城市总规,要主动融入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建设的大局中来;

二是甘庄街道要按照“双城记”的规划部署,全力服务云南元江产业园区干坝片区和中老铁路跨境物流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产业兴旺、业态集中、独具特色的中老铁路沿线侨乡风情站点;

三是其它乡镇驻地要按照“一核两带三区”生产力空间布局,立足各自文化特色、深挖各自资源禀赋、扮靓各自门户,增强集镇发展动力源。

 

针对重点村和特色村


念好“五字诀”,实现“好在好用好发展”


念好“规”字诀,用好资源巧规划。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方向,科学系统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工作。

念好“建”字诀,完善设施美家园。持续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保障、“厕所革命”、“一水两污”治理、绿美乡村建设等工作,持续整治提升人居环境。

念好“融”字诀,拆墙透绿优环境。扎实推进“安心拆”工作,通过“重拆除、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与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和谐融洽。

念好“治”字诀,党建引领新风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强化村民自治,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念好“营”字诀,多业并举促增收。深挖资源禀赋,集中力量打造一至两个可持续的特色产业或产品,增强乡村发展动力源。

陶正兴摄

支持引导

农村人口进城、城市人口进村

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实现融合发展

以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公共服务、教育质量、人居环境、医疗条件,引导更多的事实上已不在农村居住的户籍人口向城镇转移。

完善好、落实好、宣传好迁出户籍农民保留承包地权益、资产经营权益、村经济合作组织股份权益的政策机制,最大程度打消农村户籍人口迁出的利益顾虑。

在此基础上,按照“三必”原则(凡土地必登记、凡流转必主体、凡农企必升级)引入社会资本、村办公司、专业人才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等,为城市提供高质量农产品资源供给,增加城市人口向农村“回流”消费的频次。



元江之美,美在山水相连

也美在城乡融合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上更高一层

让城市全龄友好,幸福更有温度

 激发乡村振兴动力上更进一步

让乡村百花齐放,田园更有诗意


陶正兴摄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这需要元江各级领导干部

敢挑责任重担、肯于吃苦奋斗

既要大胆探索、又要守住底线

坚定全面提升的责任担当

保持梯次推进的历史耐心

强化支持引导的要素保障

做到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在元江这片热土上

文脉赓续焕新、薪火脉动世界

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


全媒体记者:陈卓


编辑:孙桂江

初审:陈卓

复审:方丽波

终审:杨建斌

校对:刘洋溪